憋了十天,中国佛教协会又放大招了! 原来注销释永信的戒牒只是第一步,比这个更狠

沉默观察者 2025-08-08 16:41:12

憋了十天,中国佛教协会又放大招了!

原来注销释永信的戒牒只是第一步,比这个更狠的是,他们提出:按照佛教的因果报应,释永信应该承受严重的果报。   所谓戒牒,对僧人来说,就像身份证对普通人一样重要,是证明自己僧人身份的凭证。   注销戒牒,意味着释永信被正式逐出佛门。   十天后,中国佛教协会再次发文,措辞严厉地指责他败坏了佛教风气,还提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说违背戒律终将承受后果。   时间回到1987年,时任少林寺方丈释行正在临终前,曾写下一封手书给中国佛教协会,里面说释永信野心太大,不具备接班资格,还提到他私自挪用寺院财物、擅自对外宣称方丈身份等问题。   一年后,少林寺僧团根据佛门规矩,对释永信作出了“迁单”决定,这在佛教里就相当于开除,意味着他已经不是僧人了。   可奇怪的是,被“迁单”的释永信,却在1999年成了少林寺第30代方丈。   后来有人分析,当时少林寺正赶上旅游开发的热潮,地方政府需要一个能搞商业化的管理者,释永信就这样抓住了机会。   这种身份的反转,实在让人觉得不合常理,佛门的规矩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似乎打了折扣。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火了之后,去少林寺的游客多了起来。   释永信看到了商机,开始把少林寺的武术推向外界,打造成文化招牌。   1998年,他注册了少林寺的两家公司,还注册了商标,成为寺庙商业化的头一家。   之后,他带着团队在世界巡演,把少林的素饼、禅茶卖到多个国家,甚至在澳洲买了大片土地,少林寺慢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年收入能达到10亿元。   但寺庙毕竟是修行的地方,把宗教符号变成赚钱的工具,总让人觉得变了味。   这次被调查,释永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经济上,比如2019年以“文化交流”名义投资的郑州某商业综合体,实际是他的关联公司在运营。   少林寺的功德箱被人调侃成“ATM机”,门票价格涨了不少,香火钱的去向也没人说清楚。   另一方面是违反戒律,被证实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还育有私生子,这显然触犯了佛教的根本戒律。   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弟子实名举报过他类似的问题,但当时的调查结论是“私生女系收养”,经济问题也“无实据”。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和少林寺的“方丈负责制”有很大关系。   释永信的权力很大,寺院资金和关联企业的界限模糊,他自己就涉足了18家公司,资金挪用的路径很难查清楚。   佛门原本的一些规矩被弱化,民主监督机制也没起到作用,这才让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当寺庙的钟声不再为修行而鸣,当功德箱变成赚钱的工具,这样的地方还能称得上是清净之地吗?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0 阅读:675

评论列表

风清云淡

风清云淡

4
2025-08-08 17:09

如果仅是财,色的问题,十年前就进去了!

用户16xxx52

用户16xxx52

3
2025-08-08 21:38

释永信的问题也是佛教协会自身的问题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3
2025-08-08 20:41

不知羞耻的败类,荒淫无度。

咨再

咨再

1
2025-08-08 21:59

乱搞的人走到哪,都臭气熏天因为这行为身体生出很多异味也晦气,也臭名远扬了!很容易传染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乙肝,唇疱疹等病毒和皮肤病寄生虫!很多病毒有几年潜伏期! 这些大臭🐛伤风败俗,道德败坏!为健康和自己名誉得远离搞破鞋的

沉默观察者

沉默观察者

安静看世界,记录被忽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