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执政期间,老百姓吃得太饱,总是想搞点其他事情。自从朱拉尼上台了,老百姓其他

糕篙聊世界 2025-08-08 07:38:25

巴沙尔执政期间,老百姓吃得太饱,总是想搞点其他事情。自从朱拉尼上台了,老百姓其他的不想了,只有一个念头,如何填饱肚子。内忧外患还一群白眼狼盯着他咬,这烂摊子谁爱要谁要,现在叙利亚剩下被蚕食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东这个战乱不断的地区,叙利亚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曾经风景如画、文明悠久的国家,硬生生被内战撕裂成碎片。   而现在,一个新的阶段拉开帷幕巴沙尔·阿萨德,这位统治叙利亚二十多年的“铁腕总统”,终于在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派攻势中倒下了。   结局,没有惊天动地的戏剧性。他没有死在宫殿中,也没有与敌人同归于尽,而是悄悄地、灰溜溜地逃去了莫斯科,身边只带着几名亲信,和他那一度权倾一国的“阿萨德家族政权”,一同走向历史的终点。   巴沙尔·阿萨德的上位,本就是一个意外。原本他在伦敦当眼科医生,毫无政治野心。   直到1994年,他哥哥巴塞尔车祸身亡,父亲哈菲兹·阿萨德不得不把他从伦敦叫回来,接班训练计划就此展开。   2000年,老阿萨德病逝,年仅34岁的巴沙尔登上总统宝座。   最初,外界还对这个“受西方教育”的年轻总统抱有希望,觉得他或许能带来一些开放和改革。   然而很快,现实打脸。为了稳固家族统治,他迅速换了一批忠心的大臣,把反对声音压下去,用情报机构控制社会,靠武力和高压维稳来“保江山”。   表面上,城市里有人开车去咖啡馆,有人去海边度假,老百姓也能吃饱饭,但一旦谁敢说不,就会很快被“消失”。   这种“吃得饱,但别多想”的稳定,其实是悬在半空的玻璃杯,一旦出现裂缝,满盘皆碎。   2011年,席卷整个中东的“阿拉伯之春”也烧到了叙利亚。   突尼斯总统跑了,埃及穆巴拉克被审判,利比亚卡扎菲死于乱枪……叙利亚人民看到这些,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改革、要求民主。   一开始只是和平示威,但巴沙尔政府用子弹回应了呼声。   于是和平抗议变成武装冲突,反对派、宗教极端组织、库尔德武装,还有后来加入战局的“伊斯兰国”(ISIS),多方势力搅成一锅粥。   整个叙利亚像被撕成了几块,谁也控制不了全国。   美俄、土耳其、伊朗等大国各自扶持代理人下场掺和,战火持续十余年,城市成了废墟,人民流离失所,千万人沦为难民。   尽管靠着伊朗和俄罗斯的支持,巴沙尔勉强守住了大马士革和几个主要城市,但国家早已不完整。叙利亚成了一副破碎的地图,每一块地都有不同的旗帜。   在这场持久战中,一个新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国际新闻中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   这个出身伊拉克的逊尼派武装分子,曾是“基地组织”在叙分支“努斯拉阵线”的头目。   他头脑清醒,懂得宣传,善于联合地方势力,还不断调整战略路线,把“极端”包装成“民族解放”。   靠着军事行动和舆论操作,朱拉尼逐步控制了伊德利卜、哈马、阿勒颇部分地区,建立起一套“准政府体系”。   相比之下,巴沙尔阵营却越来越弱。随着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伊朗国内乱象频出,巴沙尔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后台。而西方国家对他早已不抱希望,连联合国都默认反对派在叙有“合法性”。   2025年7月,一次突袭行动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拉尼的武装力量突袭拉塔基亚,迫近总统府。局势失控后,巴沙尔在深夜坐上俄罗斯军机,飞往莫斯科,从此没有再回来。   政权更替,本该是一场新的开始,但现实却比想象中更残酷。   朱拉尼成功掌权后,立即宣布成立“叙利亚国家救援委员会”,自封为“临时国家领导人”,并承诺推进“民族融合、重建国家、结束内战”。听起来挺好听,但问题是,没人真正买账。   库尔德人不认他,继续控制叙东北部;亲伊朗的什叶派武装也不理会他;“伊斯兰国”余孽依旧活跃在东部荒漠;更别说西方国家,根本不承认他有“合法性”。   最要命的是,老百姓已经被战争折磨得麻木了。他们不关心谁上台、谁下台,只关心有没有吃的、有没有水、有没有电。   “在巴沙尔时代,虽然压,但起码吃得饱。现在倒好,饭都吃不上了。”这是一位哈马难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原话。   曾经“想自由”的老百姓,如今只求“活下去”。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国际制裁、战乱阴影……朱拉尼继承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堆废墟和一群早已心力交瘁的民众。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323皓月

323皓月

1
2025-08-08 09:00

叙利亚人典型的活该,放着好日子不过反对政府现在好了

猜你喜欢

糕篙聊世界

糕篙聊世界

糕篙聊娱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