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出了 “大问题”,“内鬼” 落网,主犯张琨还是美国留学生,从美国高通跳槽到华为,还当上了海思技术总监。可谁能想到,2019 年他离职后,“撬走” 20 多个华为研发人员,成立尊湃通讯。结果华为一查,好家伙,芯片技术泄露,损失超亿元!这可不是小钱,关键是对国产芯片研发打击太大了。
2011 年,彼时的华为海思,正急切地在全球范围内网罗芯片领域的顶尖人才,全力投入到芯片研发的 “攻坚战” 中。
张琨,这位有着亮眼履历的美国海归,刚从密歇根州大学和肯塔基大学取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又在美国高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华为的视野。
华为给出的条件堪称优渥,不仅承诺给予核心项目的主导权,还任由他挑选团队成员、随意使用实验室资源。怀揣着在国内芯片行业大展拳脚的野心,张琨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华为海思。
初入华为海思的张琨,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能力,迅速崭露头角。在 WiFi 5 芯片的研发进程中,他担任起技术负责人的重任,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
紧接着,在 WiFi 6 项目里,面对最棘手的算法难关,他又一次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带领团队成功啃下这块 “硬骨头”。
那段时间,张琨无疑是华为海思的明星人物,任正非也对他寄予厚望,多次在内部会议上公开鼓励,盼着他能助力华为,让中国芯片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而张琨也时常将 “技术报国” 挂在嘴边,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时,言辞恳切地表达对华为提供平台的感激之情,似乎全身心投入到国产芯片研发的宏伟事业中。
然而,谁都没料到,平静之下暗流涌动。2019 年,对于华为而言,是极为艰难的一年。
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无端扣押,美国商务部的制裁令接二连三地袭来,华为仿佛陷入了风暴的中心,每前进一步都举步维艰。
整个华为研发大楼,日夜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废寝忘食,嚼着泡面,只为了能早日突破核心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就在这关乎华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张琨却突然提出了辞职。
华为的高管们深感意外,多次找他促膝长谈,为他加薪,许以更高的职位,试图挽留这位核心技术人才。但张琨态度坚决,只称想要自己创业,实现当老板的梦想。
张琨的离职看似平常,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他前脚刚离开华为,后脚便迅速拉走了 20 多个曾参与 WiFi 核心技术研发的骨干员工,一同成立了尊湃通讯。
尊湃通讯对外宣称,要自主研发新一代的 WiFi 技术,目标远大。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人大跌眼镜。
这家新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在 WiFi 技术领域的进展堪称神速,如同开了 “外挂” 一般,技术水平从几乎为零直接跃升至 80%,其技术路线与华为的技术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异常的情况,自然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他们纷纷认为张琨是芯片行业的 “天选之子”,资本如潮水般涌入尊湃通讯。
华为的工程师们最先察觉到不对劲。2020 年夏天,华为 WiFi 6 芯片的测试数据刚出炉,尊湃通讯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攻克了同类技术;华为刚提交某项专利申请,尊湃通讯的相似专利申请便紧随其后。
研发部的老陈,气得猛拍桌子,怒声骂道:“这哪是什么研发,分明就是明目张胆地抄袭!” 华为法务部介入调查后,更是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张琨在离职前,竟用工作手机拍摄了多达 3000 多份的核心图纸,还通过老同事关系,拷贝了尚未公开的算法模型。
更令人咋舌的是,在尊湃通讯的技术文档里,连华为工程师标注的 “此处待优化” 这样的细节都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抄袭行径昭然若揭。
华为果断选择报警。警方深入调查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其恶劣程度远超想象。张琨不仅将窃取的技术用于尊湃通讯,还通过加密邮件,将关键技术信息传给了高通的旧同事。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华为 WiFi 7 路由器即将上市的前一周,国内某厂商突然推出一款搭载高通芯片的同款产品。
工程师小王将两款产品拆开对比,发现其核心架构与华为的设计图纸几乎一模一样,气得双手颤抖:“我们团队耗费五年心血,才研发出来的成果,就这么被偷走了!”
如今再看,张琨一案的判决,无疑给整个芯片行业敲响了警钟。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罚款 300 万,还被禁止从事芯片行业 5 年。
其他 13 名涉案人员,也分别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可华为遭受的损失,岂是这简单的判决就能弥补的?
错过的市场窗口期、重新研发所需的巨额成本、团队士气遭受的沉重打击,加起来远超亿元。这不仅是华为一家企业的伤痛,更是对整个国产芯片研发进程的一次重创。
在国产芯片艰难前行、努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当下,这样的内部 “背叛” 行为,带来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信源:新浪财经:4年大案落幕!尊湃张琨6年刑罚背后,华为Wi-Fi7核心机密如何被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