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绝波音后,一位海外人士指出,如果美国制裁中国,中国所谓的国产大飞机根本造不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8-06 18:12:52

中方拒绝波音后,一位海外人士指出,如果美国制裁中国,中国所谓的国产大飞机根本造不下去。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到航空领域,谁会先认栽?中国暂停波音交付后,美国专家放话,制裁一来,C919就得停摆。这话听起来唬人,但中国航空自立路子走得稳不稳?

就说C919的发动机吧,从2011年就开始立项,经过十多年的打磨,现在已经到了试飞验证的关键阶段,推力、油耗、排放这些硬指标一点不输,甚至在某些细节上还更胜一筹。更绝的是,咱们还有WS-20这个"备胎的备胎",虽然是给运-20运输机准备的,但稍微改改就能顶上。

有人可能会问,就算你有技术,供应链被卡脖子咋办?这就得说说咱们的"双轨制"策略了。一方面,咱们跟赛峰、霍尼韦尔这些国际巨头保持着合作,该买的买,该用的用,毕竟全球化的蛋糕谁都不想独吞。比如赛峰专门为C919建了新工厂,年产300台LEAP-1C发动机,就等着咱大规模量产后供货。

另一方面,咱们在关键领域搞"国产替代",中石化研发的航空液压油拿到了适航认证,成都富凯的国产旅客服务组件装上了飞机,连雷电防护这种高精尖技术咱也自己琢磨出来了。现在,C919已经在京沪、沪深这些黄金航线上站稳了脚跟,累计运输旅客超过205万人次,这可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

反观波音那边的处境,却是一年不如一年——想当年,波音在中国市场那叫一个风光,40%的份额妥妥的"老大"。可现在呢,市场份额缩水到16%,订单更是少得可怜。为啥?还不是因为125%的关税,让波音飞机在中国成了"奢侈品",航空公司宁可等C919也不愿当这个冤大头。

有人觉得,C919现在还没拿到FAA和EASA的适航证,不算真正的国际认可。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咱们也得看到,这些认证背后多少有点"政治考量"。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分走波音、空客的蛋糕,这是明摆着的事儿。但咱们也没闲着,一边跟欧洲搞适航合作,一边自己搞认证体系。

再说了,咱们的市场够大,光国内订单就够吃好几年了。等CJ-1000A装上,CR929宽体机搞起来,到时候国际市场还不是得乖乖打开大门?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道理:中国航空自立的路子走得稳不稳,不是靠嘴皮子说了算,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技术、供应链、市场和政策支撑。

至于那些唱衰的声音,听着热闹,实则没啥威胁。谁会先眨眼,看看波音的股价、赛峰的新工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战略规划,答案或许已经不言而喻了。

0 阅读:13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