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有两个国家十分头痛。一个中国,另一个就是印度。中国是不想办,不愿意办,但世界各国都盼着奥运会在中国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叫一个风光,鸟巢、水立方成了全世界的打卡地,连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和飞天画卷,现在回想起来都让人起鸡皮疙瘩。 当年咱们举全国之力办了这么一场大事,确实把中国的国际形象往上拔了好几截。北京的地铁、机场这些基础设施,也是借着奥运的东风来了个大升级。可风光背后,账也得算清楚。 单是场馆建设和城市改造,就砸进去两千多亿。这些钱要是花在民生上,能让多少人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老百姓心里都有数,奥运带来的好处是长远的,但眼前的投入可实实在在。再加上这几年经济压力大,大家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对再办一次奥运的热情自然就降下来了。 国际奥委会倒是挺执着,隔三岔五就放出风来,暗示中国再挑大梁。他们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中国有现成的场馆,有成熟的办赛经验,还有庞大的市场,办一次奥运能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不少真金白银。 可他们没料到,中国这回铁了心要“躲清闲”。国内舆论早就变了调子,年轻人更关心的是房价、就业,谁还盯着奥运奖牌榜?再说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早就今非昔比,不需要再靠一场奥运来证明自己。就像家里已经买了豪车,谁还会天天开着新车去村口转悠显摆? 另一边,印度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莫迪政府从上到下铆足了劲要申办,又是拍胸脯保证,又是拉着泰姬陵当“卖点”。他们心里想的挺美:要是能办成奥运,既能在国际上露脸,又能借着奥运的名头大兴土木,把国内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好好整一整。 可他们忘了,办奥运可不是过家家。2010年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呢——运动员村漏水,场馆工期一拖再拖,最后闹得国际上笑话百出。 现在印度又想玩“文化牌”,说要把德里和阿格拉连起来办赛,用泰姬陵当噱头。想法是挺浪漫,可现实呢?德里的交通堵得跟停车场似的,阿格拉的卫生状况让人直皱眉头,就这条件,能撑得起奥运的场面?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体育底子太薄。巴黎奥运会上,117名运动员就拿了6块奖牌,连金牌都没摸着。就这成绩,还想办奥运?国际奥委会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心里明镜似的:印度要是真办了奥运,搞不好又得闹出一堆幺蛾子,到时候砸的可不仅仅是印度的招牌,还有国际奥委会的脸。 说白了,奥运申办早就不是单纯的体育竞赛,而是一场国力和现实的博弈。中国看透了这一点,所以选择“功成身退”;印度却还在做着“大国梦”,可梦醒了,还得面对一地鸡毛。 国际奥委会夹在中间也挺难,一边是现成的“优等生”不愿意再考试,另一边是“差等生”哭着喊着要交卷。未来的奥运,说不定真得换个玩法了——毕竟,时代变了,大家的心思也变了。
国际奥委会追着中国办奥运?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
【31评论】【20点赞】
高强
应该给阿三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