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篇卷得太厉害,别的同事怎么办? 部门里的灯开始亮到后半夜,是从林薇

小明说这样的情感 2025-08-07 01:19:31

第二十八篇 卷得太厉害,别的同事怎么办? 部门里的灯开始亮到后半夜,是从林薇开始的。 这个刚入职半年的女孩,不仅把日报写成论文,连复印文件都要分类贴好标签。起初大家只当是新人热情,直到她主动申请周末加班做竞品分析,领导在周会上特意表扬“这种拼搏精神值得学习”,办公室的空气突然就变了味。 老王最先感觉到压力。他负责的客户对接向来按部就班,可林薇把自己的客户资料做成动态表格,每天更新三次。领导路过时瞥了眼老王桌上的纸质记录,没说话,却在林薇的工位前多站了半分钟。第二天,老王默默买了本Excel进阶指南。 最难受的是小周。她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雷打不动五点半下班接娃。可现在,到点起身时,总能撞见林薇抬头看过来的眼神,还有同事们假装忙碌的背影。有次她刚走出电梯,就收到领导消息:“林薇把下午的会议纪要整理好了,你那份明天一早能给我吗?”她握着手机站在楼下,秋风灌进领口,心里又凉又涩。 部门的“潜规则”在悄悄改写。以前大家默认午休一小时,现在林薇趴在桌上啃面包改方案,其他人也只好扒几口饭就回工位;以前周报写清楚进度就行,现在得加数据图表、风险预案,甚至附上“未来三个月优化方向”。有次加班到九点,小周听见隔壁工位的男生嘟囔:“我到底在卷什么?这份报告根本没人细看。” 真正的爆发在月度总结会后。林薇因为“超额完成KPI”拿了奖金,而平时业绩中等的张姐,因为报告里少了组对比数据,被领导批“态度不够端正”。散会后,张姐在茶水间哭了,说自己每天通勤两小时,晚上还要给生病的母亲熬药,实在没精力像林薇那样“全年无休”。 那晚,小周在工作群里发了条消息:“我女儿今天问我,妈妈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给她讲睡前故事了。”没过多久,老王回复:“我老伴说,再这么熬,下次体检报告就得让她签字了。”林薇没说话,只是第二天,她的工位上多了个小小的绿植,加班的次数似乎少了些。 后来大家慢慢摸索出一种“缓冲带”:该干的活儿高效干完,没必要的附加项集体“忽略”;有人被领导暗示“向林薇看齐”时,其他人会帮着打圆场:“张姐客户维护得好,老客户续约率第一呢”“小周的创意方案上次还被甲方夸了”。 他们发现,卷起来的漩涡里,其实藏着另一条路——不必跟着别人的节奏打乱自己的步伐,也不必因为“不够拼”而自我否定。职场不是单一赛道的冲刺,有人擅长长跑,有人适合短跑,有人需要中途停下来补给。真正的协作,该是每个人在自己的节奏里发光,而不是被卷成同样的形状,最后连为什么奔跑都忘了。 就像森林里的树,有长得快的白杨,有扎根深的松柏,还有在石缝里慢慢舒展的苔藓。各自有各自的活法,才能拼出一片完整的绿。卷得太厉害,别的同事怎么办?

0 阅读:2
小明说这样的情感

小明说这样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