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的责任!中方

修竹崽史册 2025-08-06 12:52:18

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的责任!中方对此有有啥表态吗?   办奥运会可不是小数目,动不动就得烧几百亿甚至上千亿,2008年北京奥运会花了450多亿美元,2014年索契冬奥会更是直接冲到510亿美元的天价。   建场馆、修奥运村、弄媒体中心,这些都是直接花钱的地方,还不算城市交通、基建升级的长期投入。   国际奥委会虽然会从转播权和赞助里掏点钱补贴,但杯水车薪,像2016年里约奥运会,总共花了130多亿美元,国际奥委会才给了13亿,剩下全是东道主自己扛。   有好多场馆都成了“摆设”,用不上还得年年掏钱养,里约有些场馆直接废弃了。   北京2008年和2022年冬奥会已经让中国在基建上投了不少,再来一次,值不值得真得好好算算账。   国际奥委会嘴上喊着“政治中立”,冷战时期,1980年莫斯科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更是被美国和苏联阵营轮番抵制。   虽然运动员照常参赛,但这种操作无疑让主办国压力山大。   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被放大成国际事件,中国吃过这方面的亏,再次申办,怕是又得面对一堆“找茬”的声音。   以前奥运会是城市刷国际影响力的金字招牌,2004、2008、2012年的申办城市多到10个左右。   可现在2022年冬奥会一开始有好几个城市感兴趣,结果挪威奥斯陆、瑞典斯德哥尔摩都因为成本太高、公众反对退出了,最后就剩北京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2024年巴黎和2028年洛杉矶的申办更是没啥竞争,直接“保送”上位,老百姓算得清楚,奥运会花钱多、回报少,西方国家还得搞公民投票,成本高风险大,谁愿意干?   反倒是决策快的国家更容易接盘,这也解释了为啥今年奥运会多落在中国、俄罗斯手里。   中国显然看透了这一点,犯不着急吼吼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2008年和2022年两场奥运会已经让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露了脸,基建也到位了,再申办的边际效益真不一定高。   政治风险更是绕不过的坎儿,2022年冬奥会时,国际上对新疆、西藏、香港的议题盯着不放,舆论压力不小。   中国可不想再跳进这个坑,沉默本身就是种态度,等于在告诉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没以前那么香了,你们得想想办法,别老想着道德绑架。   中国现在通过办亚冬会等区域赛事也能维持影响力,干嘛非得挤进奥运会的局?   专家们早就建议,降低申办成本、推可持续投资,甚至搞个永久主办城市,省得老重复建设。   巴黎2024年试着用现有场馆省钱,但效果还得再看,中国会不会再申办,估计得看国际奥委会能不能拿出更有诚意的改革方案,把经济和政治压力降下来。   中国对申办奥运会的沉默,既是算清了经济账,也是看透了政治风险。   巴赫想让中国再秀一把大国担当,可中国显然更愿意冷静观察,奥运会这块招牌,早就不是谁都抢着要的香饽饽。   国际奥委会也得想想,咋让奥运会回归体育本身,别老是经济包袱和政治角力的场子,中国的低调,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问题的最好回应。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搜狐体育

0 阅读:53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