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是苏联!不要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现在它之所以没和中国开战,是因为还有资本撑着在耗。但要是哪天无路可走,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老美很有可能会最先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擦边球。 美国自独立以来通过领土扩张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从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开始,这个国家便启动领土获取进程,先是向西推进夺取本土印第安人土地,后在1846年对墨西哥发动战争吞并西南部地区。这些行动直接推动19世纪末工业腾飞,钢铁和纺织品产量激增,形成经济强国雏形。 进入20世纪,1929年股市崩盘导致失业率飙升至25%,民众生活陷入困境。罗斯福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租借法案向欧洲提供武器援助,既刺激国内就业也介入国际事务。二战结束后,美国掌控全球贸易主导权,美元成为储备货币,军事设施遍布海外。 到2025年7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约36.8万亿美元,失业率徘徊在4.1%,制造业岗位持续流失,6月便减少7000个就业机会。这些内部压力促使美国转向外部转移矛盾,历史经验显示其惯用此策应对危机。 美国目前未与中国直接对抗,主要依赖军事、经济和科技资源维持平衡。在亚太地区,美国拥有超过100个军事设施,形成从关岛到日本和韩国的防御网络。这些据点提供补给和情报支持,航母编队巡航南海以展示力量。 经济上,美元仍占全球储备货币主导地位,2025年第一季度份额约57.7%,多数国际交易依赖其结算。尽管欧元和人民币竞争加剧,但石油和商品贸易多以美元计价。沙特与中国讨论原油人民币结算选项,却未完全脱离美元体系。 菲律宾则平衡策略,一边接受美国援助,一边与中国协商渔业合作。科技领域,美国持续限制对华芯片出口,2024年禁令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进入2025年7月,美国部分解除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以换取中国稀土让步,但核心硬件管制依旧严格。这些措施旨在卡住中国发展脖子,短期内维持优势。 资源消耗中,美国影响力出现裂痕。欧洲国家用欧元从伊朗进口石油,避开美元制裁。沙特与中国能源合作深化,探讨去美元化路径,虽进展渐进但削弱美国控制力。假如这些牌面耗尽,美国可能转向间接手段,如南海舰艇穿越敏感水域或台海军舰航行。 这些行动接近开战边缘,却不直接宣战。灰色地带操作包括网络入侵和制裁,2025年7月南海演习中,中国舰艇发射信号弹回应美方举动。中国具备反制能力,东风-21D导弹射程达2150公里,能锁定海上目标,东风-26覆盖4000公里区域。美国航母编队因此保持距离,避免冒险靠近。 美国国防开支支持这些行动,2025财年预算约8500亿美元,用于维持全球800多处设施。五角大楼分配资金时,内部挑战显现。年轻人就业困难,制造业空心化加剧,底特律等地旧厂废弃。F-35战机项目成本高企,终身费用预计2.1万亿美元,维修故障频发,影响作战准备。 欧洲和中东盟友渐行渐远,伊朗结算石油绕过美元,菲律宾海军使用美国装备演习,同时与中国海警协调巡逻。这些变化进一步削弱美国朋友圈。 假如支撑崩盘,美国可能干扰运输线路或冻结中国资产。这些行为控制在有限范围,却接近开战。中国核力量储备充足,陆海空平台准备响应。 双方力量对比中,中国经济位居第二,2025年GDP增长目标5%,科技领域高铁、5G和无人机领先。高铁网络扩展,5G基站覆盖广泛,无人机出口全球。军队现代化进程加速,航母入列,隐形战机服役。 全球化链条绑定两国,美国依赖中国制造,中国吸收美国农产品。2025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超过6500亿美元,供应链中断将波及全球经济。港口货物堆积,工厂生产停滞。双方清楚全面对抗代价高昂,因此保持警惕,谁也不愿率先打破格局。 太空竞争升温,NASA阿尔忒弥斯登月推迟至2026年,中国天宫空间站运转,北斗下一代卫星2027年发射。导弹部队警戒太空威胁。两国继续对峙,供应链保持完整,市场交易持续。平衡维持下去,美国试图稳住主导地位,中国稳步推进科技和军力。
美国不是苏联!不要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现在它之所以没和中国开战,是因为还有资本
历史瞭望观察
2025-08-06 00:25: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