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国民党师长李铁民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将100多名地下党成员

品古观今吖 2025-08-05 14:30:49

1947年8月,国民党师长李铁民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将100多名地下党成员判处死刑,这一决定注定会成为他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痛苦。少将韩君明曾劝他说:“老铁,或许你应该给自己留条生路,别做得太绝。”

李铁民出生在河南,早年加入西北军,从传令兵干起。那时候军阀混战,他跟随冯玉祥部队,经历了不少战斗,逐步升迁。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他转投蒋介石系统下的梁冠英部,继续当军官。抗日战争期间,他成了郝鹏举的亲信。郝鹏举这个人出身西北军,1920年代末投靠蒋介石,当上少将参谋长。后来郝鹏举投靠汪伪政权,任伪淮海省长和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控制地方武装。李铁民跟着他干伪军的事,负责部队训练和作战协调。抗战胜利后,郝鹏举表面上归顺国民党,其实反复无常。1946年,他率部起义投向解放区,没多久又叛变回国民党。李铁民一直紧跟郝鹏举,因此升为师长,驻守江苏盐城地区。他在军中执行命令很严格,积累了些作战经验,但也因为郝鹏举的反复叛变,个人立场摇摆不定。郝鹏举的转变包括从冯玉祥到蒋介石,再到汪伪,然后起义又叛变,李铁民每次都调整位置。在盐城任职时,他指挥部队应对进攻,防线逐步收缩,下达多项命令加强城防,包括加固工事和搜捕嫌疑人员。部队士气低落,士兵开小差,他通过严厉措施维持纪律。郝鹏举被俘后,李铁民独立指挥残部,试图稳固阵地,但压力越来越大。

1947年8月,盐城战役打得激烈,解放军部队推进迅速,国民党守军阵地一个接一个丢失。李铁民作为师长,面对这种局面,下达处决命令,针对一百多名地下党成员。副官报告监狱关押人员可能有联络风险后,他签署了文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少将韩君明出现,作为李铁民的老部下,两人曾在郝鹏举手下共事多年。韩君明劝阻李铁民,指出城破在即,这种举动会加重后果。但李铁民还是执行了命令。外面战斗继续,守军士兵搬运弹药,反击无效。李铁民巡视阵地,士兵们挖掘壕沟,雨水影响行动。韩君明的劝阻没改变结果,但现场气氛更紧张,部分军官避免直接参与。命令执行过程中,监狱方向传来动静。部队继续布防,但解放军攻势猛烈。盐城作为战略要地,国民党想死守,但解放军合围已成定局。李铁民的决定出自对局势的判断,却成了他命运转折点。

盐城战役推进中,解放军第十一、十二纵队在地方武装支援下,突破国民党防线,歼灭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一师及保安队八千多人。李铁民部队溃败,他率残部退守盐城东北小圩子,依托工事抵抗。解放军炮火轰击,工事损坏严重,士兵们趴在掩体射击。李铁民在指挥所下达反击命令,副官传达出去。外面喊声不断。天明后,国民党飞机扫射解放军阵地,但没能逆转局势。解放军发起总攻,士兵攀爬城墙,使用手榴弹,国民党守军败退。李铁民被俘获,双手被绑,押解出工事。审讯时,他试图声称有意起义,但因处决地下党成员和顽抗记录,被判定为战犯,遭镇压处决。韩君明被俘后,获宽大处理,因劝阻杀戮和未参与顽抗,得到释放。后来他负责策反国民党高层,为解放事业出力。新中国成立后,韩君明投身统战工作,利用旧关系争取国民党官兵起义,推动统一。战役结束后,盐城全境解放,解放军进入城市,国民党残余武装被缴械。李铁民部队彻底摧毁,俘虏包括少将副师长彭定一等。韩君明在后续工作中,继续联络旧识,推动和平过渡,避免更多冲突。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