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冬,兰州军区副司令王德润大校搬家,将住处的家具(公家分配)归还后勤部。

小博大史 2025-08-05 10:14:06

1977年冬,兰州军区副司令王德润大校搬家,将住处的家具(公家分配)归还后勤部。警卫员帮着收拾,将五斗柜的扶手撞掉了,直接将扶手丢进垃圾桶里,引得王副司令批评:“不爱惜东西,拿螺丝刀上紧。”

说起王德润这个人,从小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普通人家,1917年那时候,农村日子苦哈哈的,他早早看不惯那些不公事,1932年就投身红军了。那年他才15岁,跟着队伍打游击,学着怎么用枪,怎么行军。 接着1933年加入青年团,1935年转成正式党员,一步步从战士干到班长排长。长征那会儿,他随红三十军翻雪山过草地,吃苦头不少,但咬牙坚持下来。 抗日时期,他带队在前线冲锋,组织士兵挖工事,布置火力点,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解放战争中,他升到连长营长,在淮海战役里指挥部队挖掘阵地,调整炮位,确保任务完成。 1949年后,他调到西北,担任兰州军区炮兵主任,1955年授大校衔,后来当上副参谋长兼炮兵部主任。60年代升炮兵司令员,70年代初成军区副司令员,一直管部队训练和后勤。 整个过程,他注重纪律,从不松懈个人要求,办公桌上总堆满文件,亲自查阅报告。职业生涯里,他推动炮兵现代化,组织演习,检验装备维护。退休前,他还下基层调研,纠正士兵操作问题。总之,这人一生都扎根军队,贡献不少,影响后辈深远。

王德润的经历显示出那种老一辈的坚持劲儿,从基层爬上来,一点没走捷径。加入红军后,他先学基本队列和站岗,握着步枪警戒四周。 长征中,队伍穿越丘陵,脚踩泥路,他拉绳索爬山,涉水过河。抗日战争,他作为班长排长,指挥士兵匍匐前进,射击敌阵。硝烟里,他巡视阵地,调整位置。解放战争,淮海战役他组织挖土墙,用铁锹堆工事。西北工作后,他检查炮管,乘车去哨所。 授衔仪式上,他站队列接受大校军衔。之后,巡视训练场,观看操练,纠正姿势。70年代,他视察部队和农场,当天返回,避免麻烦。 深夜回办公室看文件,司机报告后备箱有东西,他皱眉说违规。次日拿钱转交农场,下午分发给同事。1977冬,调任炮兵副司令,他列清单,整理家具,擦拭干净。警卫员推柜子撞掉扶手,扔垃圾桶,他捡起用螺丝刀拧紧。 后勤部接收时赞叹仔细,一件不少。这些事反映他一贯作风,公私分明,从不浪费公物。整个生涯,他保持严谨,注重部队纪律和物资管理。

0 阅读:33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