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算停下来,不发展让中国追,二十年内中国也不会超过美国”。歼-35A在珠海航展上风光无限,不禁想起军事专家张召忠在2015年说的这番话,教育我们认清差距,不要陷入军备竞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歼-35A在珠海航展的亮相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这款被军迷称为"海五代"的隐身战机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机动展示,其流畅的飞行动作和科幻感十足的外形设计,让人很难想象十年前中国在隐身战机领域还处于追赶阶段。 看着飞行表演区腾空而起的灰色身影,不少军事发烧友的思绪被拉回到2015年那个充满争议的夏天。 当时张召忠在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中的发言犹如一盆冷水,他提出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这番言论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有人指责他"长他人志气",更多人则开始重新审视中美军力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今看来,这种冷静判断恰恰为中国军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军事装备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任何跨越式进步都离不开扎实的技术积累,歼-35A的研发历程就是最好证明。 从2011年首飞的歼-31验证机,到如今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歼-35A,中国航空工业走了整整十二年。 这期间攻克了包括隐身涂层、飞控系统、雷达吸波结构在内的数百项关键技术。 中航工业成飞的设计团队曾透露,仅战机进气道设计就修改了十七稿,为的就是那0.1平方米的雷达反射面积优化。 双发设计成为歼-35A的鲜明特色,与单发的F-35相比,两台涡扇-19发动机提供的澎湃动力让战机推重比达到1.2,这在五代机中属于顶尖水平。 去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矢量喷管技术更让机动性能如虎添翼,军事专家王明志在航展现场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双发布局不仅提升可靠性,还为未来换装更先进的变循环发动机预留了空间。 航电系统的突破同样令人振奋,歼-35A搭载的"神鹰"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到300公里,能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 座舱内的一体化显示器整合了飞行控制、武器管理和战场态势感知功能,飞行员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 这些技术进步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完整五代机研发能力的国家。 岛链问题的本质是体系对抗,美国在亚太地区经营数十年的军事基地网络包含情报侦察、指挥控制、后勤保障等完整作战体系。 中国海军近年下水的055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等新型装备,正是为了构建与之匹配的体系作战能力。 去年中俄联合巡航期间,中国舰艇编队首次完成环绕日本列岛的航行,这背后是远海保障能力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全面提升。 军工发展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俄罗斯苏-57战机仓促服役暴露的质量问题,印证了武器装备"慢就是快"的发展哲学。 中国选择稳扎稳打的技术路线,在发动机、材料等基础领域持续投入,最终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歼-35A总师王海峰在采访中坦言,团队从未设定具体赶超目标,而是专注于解决每一个技术瓶颈。 珠海航展的飞行表演结束后,现场观众自发鼓掌长达三分钟,这种热情不仅源于对先进装备的自豪,更包含着对军工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精神的敬意。 当歼-35A与运油-20组成编队通场时,有军迷拍下照片配文"这是最好的时代"。 中国军工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这份传奇的注脚,正是那份面对差距时的清醒与追赶时的从容。 信源核查: 央视军事《防务新观察》2015年8月节目实录 新华社《歼-35A首次公开飞行表演》2023年11月报道 《航空知识》杂志2023年12月刊《歼-35A技术解析》 中航工业官方微博2023年11月发布的歼-35A性能参数 环球网《专家解读中国海军远海训练新常态》2022年5月报道
“美国就算停下来,不发展让中国追,二十年内中国也不会超过美国”。歼-35A在珠海
猫猫背茹茹
2025-08-05 01:45: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