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为何要烧少林寺?1928年,冯玉祥带兵火烧少林,大火烧了40天,大量古建筑和文献付之一炬…… 1928年3月,河南登封,冯玉祥麾下的悍将石友三率领国民革命军包围了少林寺。寺内僧人紧闭山门,试图以谈判拖延时间。 但石友三并未犹豫,直接下令炮击。 炮弹击中藏经阁,火势迅速蔓延。由于少林寺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加上春季干燥,大火烧了整整40天。 千年古刹的殿堂、佛经、武学典籍、历代帝王御赐碑刻,几乎全部焚毁。寺内僧人四散逃亡,少林寺几近荒废。 这场破坏并非偶然。 石友三的行动,是冯玉祥“反迷信、毁庙产”政策的一部分,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少林寺在军阀混战中站错了队。 少林寺自唐代以来就是宗教、经济、军事三位一体的特殊存在。 明清时期,少林寺拥有良田数万亩,控制周边十几个村庄,佃户数千人。寺院不仅收租,还经营高利贷、当铺、磨坊,甚至有自己的武装僧兵。 到民国初年,少林寺仍是豫西最富有的势力之一。 少林寺自明代抗倭时就有习武传统,到民国时,寺内仍有数百武僧,并和豫西的“红枪会”“大刀会”等民间武装关系密切。 在军阀混战中,少林寺选择支持地方军阀樊钟秀,提供资金、情报甚至人力支援。 1920年代,河南是冯玉祥、吴佩孚、樊钟秀等多方势力的战场。少林寺的财富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军阀拉拢或镇压的对象。冯玉祥的西北军要彻底控制河南,就必须拔掉少林寺这颗钉子。 石友三攻打少林寺的直接原因,是报复少林寺支持樊钟秀。但更深层的动机,是冯玉祥集团的“毁庙兴学”政策和军阀的掠夺本性。 樊钟秀是河南地方军阀,曾投靠孙中山,后来与冯玉祥敌对。 1927-1928年,樊钟秀的部队多次以少林寺为据点,袭击冯玉祥的军队。少林寺的僧兵甚至直接参战,这让冯玉祥决定彻底铲除少林寺的势力。 冯玉祥早年受基督教影响,推行“反迷信、毁庙产”政策,没收寺院土地充作军费或兴办学校。河南、陕西等地的大量寺庙被拆毁,少林寺只是其中之一。 石友三以残暴贪婪闻名,火烧少林寺后,寺内金银、古董、田契被洗劫一空。这场大火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有组织的掠夺。 1928年的这场浩劫,使少林寺元气大伤,由盛转衰。石友三除了分会建筑和没收田产外,还强制让少林寺的僧兵还俗,不愿还俗的就实行驱逐。 至此,少林寺从原先掌握一方的大地主,彻底沦为了普通小寺。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恢复。如今游客看到的少林寺,大部分是1980年后重建的。 石友三烧寺,表面是“破除迷信”,实则是军阀混战中利益争夺的必然结果。少林寺的遭遇,折射出近代中国在动荡中的文化劫难。 信息来源: 中华网|《报私仇?1928年冯玉祥部队为何要下令焚毁少林寺》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
白崇禧一生三次逼的蒋介石下野,多次不听蒋介石的调遣,最离谱的是蒋介石请他出任淮海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