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000多名中国警察,被6个日本兵押往南京城郊屠杀!有人说:“如果有

南风意史册 2025-08-04 16:13:24

1937年,2000多名中国警察,被6个日本兵押往南京城郊屠杀!有人说:“如果有一个警察反抗,就不会团灭!”可如果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就知道这样的说法太过天真……   1946年,远东军事法庭上,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交通警察伍长德,在众目睽睽下,脱掉了自己上衣。   背部一道五寸长的伤疤映入眼帘。   伍长德向法官说明这道伤疤来自于日军的刺刀,是在日军用机枪扫射完毕后,用刺刀进行补杀时留下的。   先前日本军官在法庭上矢口否认有“刺戳活人”的暴行,眼下确凿的证据让谎言不攻自破。伍长德证词除了控诉日军的暴行外,还揭露了日军是如何标准化的屠杀南京的警察的。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伍长德等一众警察无力抵抗日军,便躲到了南京国际安全区。   此时的日军在城内屠杀一切被视为对日军有威胁的人,只要手上有老茧,就被日军视为是长期持枪磨出来的;只要额头上的皮肤颜色不一致,就被日军视为戴军帽留下的印痕。   除了士兵外,南京的警察也被视为有威胁的人。即便这些警察不参与作战,只负责维持安全区内的秩序,可依旧难逃日军无差别的杀害。   伍长德等众警察以为日军不会冒着违反国际法的风险,来到安全区抓人,就脱下了制服,交出了配枪,伪装成平民。   可他们显然低估了日军的残暴程度,面对“野兽”主动放下武器无异于成为羊入虎口。   南京沦陷两天后,日军就突袭了司法院避难所,以“转移至安全营地”为借口,带走了在这里避难的警察及士兵2000余名。   日军允许这些人携带少量财物,以此在精神上麻痹这些人的警惕性。   不过在行驶至“胜利电影院”附近时,队伍中的一部人察觉出了危险,试图逃跑。   这时日军调来了装载着机枪的卡车,将试图逃跑的人进行处决,威慑了队伍中的众人,迫使队伍彻底丧失反抗意志。   在荷枪实弹的敌人面前,自己又手无寸铁,明知任何的反抗行为都会引来杀身之祸,这就使得大多数人都不愿成为“出头鸟”。   抵达汉中门后,日军用长绳将队伍分割开来,以“连坐”的方式将每组人捆绑起来,这样确保每个人都无法单独逃跑。   进行完这一切后,队伍被日军带到江边,堤上已经有日军架立起的机枪。   队伍中的众人明白难逃一死,等到机枪声响起时,伍长德清楚的听见前面有人在喊“兄弟们,下辈子再抓鬼子!”   看着后排人在不断倒下,伍长德瞅准时间,凭借警察训练时的本能反应,主动扑倒在尸体堆上。   虽然避开了致命的弹雨,但是日军屠杀后会对尸体堆进行刺刀补戮。   伍长德的兄弟们在死后再次帮助了他一次,因为后续倒下的人群将他掩埋在更深处,起到了缓冲效果,让日军的刺刀未达要害。   不过伍长德想要活下去,还要逃过日军的纵火焚尸。   好在当时正值冬季,河水较浅,他趁着烟雾和夜色,跳入秦淮河游至水西门附近,随后躲进了一栋住宅的厨房里,逃过了一劫。   伍长德的经历警示着我们,在绝对暴力面前,任何个体都难以生存,伍长德可能因为运气活了下来,但大多数人的命运还是惨死的在江边。   面对绝对暴力,有且唯一的破局方法就是团结起来,继续对抗。   信息来源: 抗日战争纪念网|《南京大屠杀期间手无寸铁的数千警察,惨遭日军屠戮!》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1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