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一位阿姨在窗口取药,可拿到药后,她却说:“我不识字,你贴的我看不懂。”

文史小将 2025-08-04 15:38:14

浙江瑞安,一位阿姨在窗口取药,可拿到药后,她却说:“我不识字,你贴的我看不懂。”结果药师二话不说,提笔就在盒子上画了几个图案。阿姨看到后,转头就向药师深深鞠了一躬。网友:真的很少遇到这么好的药师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就是中国人的礼仪!” 一个医院的取药窗口,出现了不太寻常的一幕。 一位刚取完药的阿姨没有匆匆离开,而是退后一步,朝着窗口里那位年轻的药师,深深鞠了一躬。 这个鞠躬也让取药的药师高女士(化名)无比开心.... 起因是,这位阿姨独自一人来医院看病。 她年纪不算特别大,但面色有些憔悴,走路的步子慢悠悠的。 挂完号、看完医生,她拿着一张折好的医嘱单走到取药窗口。 那张单子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药名和剂量,她只是低头看了两眼,就赶紧收了起来,像是怕别人看出她看不懂。 高女士接过单子,按照医嘱上的配比,把几盒药从药柜里取出来,顺手在每个药盒上贴上便签,用黑色签字笔写下用法用量——“每天三次,每次一片”之类的字迹工整又清晰。 药递过去的时候,阿姨双手接过,先是点点头,然后盯着药盒看了好一会儿。她的眉头微微皱着,嘴唇动了动,又忍住没说什么。 她站在窗口旁没走,一边看药盒,一边似乎在斟酌怎么开口。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队伍在她身后拉长,她有些紧张地抿着嘴,手指不停搓着衣角。过了半分钟,她终于小声开口:“闺女,你写的字我看不懂。” 高女士愣了一下,还以为是字迹太小,正要再复述一遍,阿姨又抬起头,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地补了一句:“我……不认识字,看不懂,也怕回去就忘了。”她的语气轻得像怕被别人听到,眼神里透着无助和歉意。 高女士这才明白老人遇到的困难。 那一刻,她立刻明白了症结所在,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温和地说:“阿姨,我给您做个记号吧。” 高女士听完阿姨的话,没多说什么,转身又拿起一支粗头黑笔,把药盒一一摆好。 她低着头,很快就在几个药盒上画了起来——一个圆圆的太阳,旁边带着几道光芒;一个细细的月牙,静静地挂在“天边”。 画好后,她又仔细确认了一遍,才将药盒重新递过去,语气温和而明确地解释道:“阿姨,看啊,画太阳的,是白天吃;画月亮的,是晚上吃。画了几个,您就吃几粒,这样记得更清楚。” 这些简单的符号,比任何文字说明都更直接,就像在阿姨和那些繁杂的用药说明之间,搭起了一座最容易跨越的桥梁。 阿姨低头看着盒子上的画,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眼神里多了亮光,眉间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好,好,好!”她一连说了三声,声音里透着轻松和踏实,“这下我记住了,不怕忘,真是谢谢你啊。”说完,她小心翼翼地把药收进塑料袋里,像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 只是,这声“谢谢”似乎仍不足以表达她的心意。 于是,就有了那一幕——她先是退后一步,双手抱着药袋,然后深深地向高女士鞠了一躬。 那不是客套,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感激与敬意。 这个动作里,藏着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善意回应,也透出了她骨子里的教养与感恩。 这一幕也看哭了无数网友。 网友也纷纷表示,希望我的父母在外也被会被别人善良的对待!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