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号到3号,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启程访问巴基斯坦,开启了本次伊朗以色列冲突之后少有的出访。那么此次伊朗出访巴基斯坦的目的是什么?伊朗、巴基斯坦如何联手强化同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呢? 就先拿能源这块来说,伊朗的天然气管道都快修到巴基斯坦家门口了——那条总价值70亿美元的“和平管道”,伊朗境内900公里早就完工,巴基斯坦段700公里却因为美国制裁和资金扯皮,磨磨蹭蹭修了十年还没通人民网。 毕竟巴基斯坦去年天然气缺口高达40%,首都伊斯兰堡的居民冬天连热水器都不敢开,伊朗这管道要是通了,相当于给巴基斯坦的工业机器打了一针强心剂。 可这两国的贸易野心一点不少。2023年两国贸易额才30亿美元,伊朗总统却放出话要在几年内飙到100亿,这架势比炒期货还猛。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做到的?这就要看看伊朗往巴基斯坦卖的东西了:石油、天然气、干果,全是巴基斯坦人离不开的刚需。巴基斯坦也不客气,转手把伊朗的天然气加工成化肥,再卖给中亚国家赚差价。 这种模式让两国在制裁夹缝中硬是挤出一条血路——去年伊朗通过巴基斯坦转口到中亚的货物量翻了一番,连阿富汗的塔利班都偷偷派人来谈合作,毕竟谁会跟低价天然气过不去呢? 但这次来巴基斯坦,明摆着是要把“周边优先”落到实处:边境开放两个新口岸,让卡车司机不用再排三天队通关。 联合打击俾路支省的恐怖组织,免得那些极端分子炸了输油管道——去年就因为恐怖袭击,伊朗天然气输送停了整整两周,巴基斯坦工厂老板急得差点去德黑兰街头抗议。 说到跟中国“一带一路”对接,伊朗这步棋走得比围棋国手还精。 恰巴哈尔港本来是印度的“心头肉”,结果中国悄悄在旁边建了核电站和炼油厂,直接把港口变成“一带一路”的西部枢纽。 这算盘打得叮当响——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巴经济走廊已经砸了260亿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伊朗要是挤进去分杯羹,光是港口使用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把伊朗当成“一带一路”的关键拼图。他们一边跟俄罗斯谈“巴基斯坦溪”天然气管道,一边催着伊朗把700公里管道修完,还要在瓜达尔港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把伊朗的天然气加工后卖给中东土豪人民网。 这种“左右逢源”的操作,让美国国务院气得直跳脚——去年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专门召见巴外长,警告“不要跟伊朗走太近”,结果巴基斯坦反手就跟伊朗签了军事合作协议,联合军演的规模比跟美国的还大。 最有意思的是中伊巴的“三角关系”。中国在伊朗搞25年全面合作协议,能源换基建;在巴基斯坦砸钱建港口铁路,直接把瓜达尔港变成“中国海外飞地”;现在伊朗又想搭CPEC的便车,三国像在玩一场精心设计的“华容道”。 美国智库CSIS的报告酸溜溜地说:“中国用1块钱投资,撬动了伊朗和巴基斯坦价值10块钱的战略资源。” 这话不假——中国石化在伊朗阿巴斯港建的炼油厂,每天能处理30万桶原油,其中一半直接通过瓜达尔港运回中国。 巴基斯坦的纺织厂用伊朗天然气发电,生产的衬衫70%出口到中国电商平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捆绑,比任何军事同盟都牢靠。
伊朗做出了正确选择。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日报道,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