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1 日,菲律宾参议院突然传出重磅消息。四名参议员联名签署了一项弹劾决议草案,要求对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启动审判程序,并且计划在 8 月 6 日前收集更多签名。更戏剧性的是,这份草案还公开呼吁 “蔑视最高法院的裁决”,直接挑战了一周前刚刚生效的司法禁令。 7月25日,菲律宾最高法院全票裁定,国会众议院此前对莎拉提出的弹劾程序违反宪法规定。 理由很简单,宪法第11条第3款白纸黑字地写着。一年内只能弹劾同一官员一次。而众议院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居然连着搞了四次申诉。 法院裁定的意思也很明确,别再折腾了,等到2026年2月再说。但就在大家以为这事算告一段落的时候,参议院突然端出了新剧本。 7月31日,四名亲马科斯派的参议员不仅递交了新的弹劾草案,还公开喊话,认为“法院的裁决不具备追溯力”。 换句话说,他们打的算盘是,既然弹劾案在裁决之前就提交了,那就不受影响。 这种说法在英美法系中有个专业名词,叫“有效事实原则”,大概意思就是“旧案照旧,新规从今往后生效”。 但问题是,这种解释在菲律宾并不一定能站得住脚。反对派学者已经跳出来批评,如果立法机构公然挑战司法裁决,三权分立就成了一纸空谈,而且还可能会把整个宪政制度推向崩塌的边缘。 这个弹劾案背后,其实是两大家族之间难以调和的裂痕。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曾经是盟友,但现在的局势早已变了味。 过去一年,马科斯政府在预算上动了莎拉的“奶酪”,削减了她作为教育部长的专项资金,甚至连她办公室的机密预算都被砍得七零八落。 莎拉当然不甘心,背后有棉兰老岛67%的地方议会支持,还有她父亲的余威加持,这场博弈注定不会轻松收场。 而时间也不是站在马科斯这边。明年5月的中期选举,杜特尔特阵营已经在布局,目标是拿下参议院的关键5席。 只要他们撑起三分之一的席位,就能构筑起一堵弹劾防火墙,哪怕马科斯再怎么推进,也只能干瞪眼。 不过,最高法院的这次裁决也并非没有争议。虽然法律层面站得住脚,但从政治效果上看,确实有些“堵门”的意味。 300多名法律学者已经联署公开信,质疑这是否会让副总统在未来一年里处于“司法豁免”的状态。 有人担心,这等于是为贪腐留出灰色地带。毕竟2012年,法院还曾支持弹劾首席大法官科罗那,这次却态度大变,难免让人猜测其政治考量。 眼下的局势,已经不是普通的政治争执,而是一场多层次的危机倒计时,一方面,莎拉阵营正在动员达沃市的支持者准备进京抗议,力图制造舆论压力。 马科斯则准备在国情咨文中把自己包装成“反腐斗士”,争取中间选民的信任,两边都不想退,气氛越来越剑拔弩张。 局外人也没闲着。美国国务院已经发声,表态“尊重菲律宾的司法独立”。这句话听上去波澜不惊,但细品之下,似乎对马科斯的操作并不买账。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则更为克制,表示“支持菲律宾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两种态度,一冷一热,恰好映射出当前菲律宾在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微妙处境。 而经济问题更是压在民众头上的大山。美菲之间新签署的“19%-0%关税协议”,看上去是个利好,但实际上却让本地制造业叫苦连天。 莎拉正试图利用这股民怨,把自己塑造成“替百姓说话的副总统”,她的支持率也因此飙升到61%,远超马科斯的48%。 接下来的关键节点,是8月6日。那天之前,如果草案能拿到更多签名,参议院就可能正式启动审判程序。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最高法院可能会反击,认定参议院“藐视法庭”。到时候,菲律宾将面临一场标准的宪政僵局。 无论谁胜谁负,这场风波都将改变2028年大选的格局。假如马科斯被迫让步,保守派选票很可能全部倒向杜特尔特家族。 反之,如果莎拉被弹劾成功,杜特尔特一派的政治根基也将遭到重创。不管怎么选,都是一场零和博弈。 菲律宾的政治结构,长期被家族垄断。马科斯家族控制北部伊罗戈斯,杜特尔特家族盘踞南部达沃,两大家族之外,还有四大家族占据其他地方资源。 据《金融时报》统计,这些政治家族掌控了全国85%以上的地方财政支配权,普通选民的声音在这种格局下几乎无法传递到国家层面。 司法体系也没能幸免。过去20年,菲律宾的弹劾案几乎全部失败。 无论是针对前总统埃斯特拉达、阿罗约,还是对大法官科罗那,最后都以不了了之收场。程序成了党争的工具,法律成了政治的延伸。 信息来源: 《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终止现阶段对副总统莎拉的弹劾程序》——新华社
7月31日,菲律宾参议院突然传出重磅消息。四名参议员联名签署了一项弹劾决议
飞绿说历史
2025-08-04 10:28:42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