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藤县保卫战中,王铭章看着距离自己一千多米的龟尾寿三,问旁边的副官“这个距离能不能打到他”,副官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举起了自己的枪,只听三声枪响之后,龟尾寿三从马背上摔下来。
说起抗日名将王铭章,大家都知道他是川军的骄傲,在1938年那场惨烈的滕县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用生命践行了他“誓与城共存亡”的誓言。
但今天咱们不细讲他牺牲的悲壮,而是聚焦在他牺牲前发生的一个非常提气、堪称战场传奇的小插曲上。
就在滕县那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王铭章将军站在城头,望见远处一千多米开外,有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军官,特别显眼,后来知道那家伙叫龟尾寿三。
于是王将军就问了问旁边的副官这个距离他们的枪能打到他吗?他旁边的副官没多说话,直接就把自己的枪举了起来。只听见几声清脆的枪响。
随后就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那个耀武扬威骑在马上的龟尾寿三,身子一晃,直直地从马背上栽了下去!
这场景就是现在想象一下都觉得解气,觉得咱们中国军人真了不起!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它不仅是王铭章将军英勇事迹的一部分,更是抗战中中国军人技艺高超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就说说这事发生的背景,滕县保卫战。1938年初,小鬼子想沿着津浦铁路南下,打通南北战场,战略要地徐州就成了必争之地。
而滕县,就是护卫徐州北面的一道重要门户。王铭章将军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41军122师的师长,临危受命带着装备远不如日军的川军弟兄们死守滕县。
川军出川抗战,那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的,装备差,补给困难,但依旧士气高昂。面对日军飞机大炮坦克的轮番猛攻,王铭章和守城官兵硬是靠着血肉之躯,顶了好几天,为后方部署争取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这场战斗被称为“台儿庄大捷的序幕”,没有滕县军民的浴血奋战,说不定就没有后来的台儿庄大捷。
就在这样的战场上,王铭章将军依然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指挥官的沉着,他看到远处那个骑着马、明显是日军指挥官的人在阵前活动。
王将军问那句话,可能带着点战场指挥官的直觉判断,也可能带着点对日军嚣张气焰的愤慨,心里琢磨着能不能给这耀武扬威的家伙一点教训,没想到指挥官竟真击落了敌人。
一千多米是什么概念?咱们普通人看一千米外的人,那基本就是个小黑点了。更别说在战场上,各种爆炸声、枪声、喊杀声混在一起,想看清都费劲,更别说瞄准射击了。
所以这件事在当时是很鼓舞人心的,它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充分展现了王铭章将军强将手下无弱兵。
当然,藤县保卫战的结局依旧是悲壮的,在绝对优势的敌人面前,王铭章将军和他麾下的大部分官兵,最终都壮烈殉国了。
但王将军身中数弹也宁死不屈,践行了他“誓与城共存亡”的誓言。但他们的牺牲,死死地拖住了鬼子南下的节奏,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赢得了极其关键的时间。
可以说没有藤县军民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就没有后来台儿庄那场鼓舞全国的大捷。王铭章将军和藤县守军,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什么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