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名海盗劫持俄罗斯油轮不成,被生擒。海盗头子叫嚣:“按照国际公约,你们没有资格审判我们。”俄罗斯军官听完没有生气,反而是笑道:“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决定释放你们,并且给你们一艘船!” 印度洋的海水泛着冷光,巨大的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号油轮正破浪前行,甲板上,值班水手刚打个哈欠,望远镜里骤然映出几个疾速逼近的黑点——11名索马里海盗如饿狼般扑向猎物。 刀光闪动,子弹上膛,海盗们强行登船!他们以为这次又能像往常一样,劫持巨轮,索要天价赎金。 油轮上瞬间警报大作,刺耳声响穿透人心,训练有素的船员反应极快,立刻按照预案退入船内堡垒化的安全舱,厚重铁门在身后轰然紧闭,海盗们疯狂地砍砸那扇门,火星四溅,却只徒然留下几道白痕。 就在海盗们焦头烂额之际,海平线上,俄罗斯海军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反潜驱逐舰正劈开波涛,全速驶来,舰长接到油轮遇险信号后,没有丝毫犹豫。 驱逐舰靠近油轮,气氛骤然绷紧。俄海军特种部队如鹰隼出击,迅速而精准地登船,枪声短促地响起,海盗们负隅顽抗片刻便溃不成军,11人全部被生擒活捉,捆得结结实实。 萨勒赫被推到军官面前时,脸上却毫无惧色,反而梗着脖子,带着一种奇怪的得意叫嚷起来: “听着!你们没有权利审判我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们是在公海被抓的!你们只能把我们送回索马里!这是规矩!” 他眼中甚至闪着一丝狡黠的光,仿佛握住了免死金牌——索马里那时乱成一锅粥,政府名存实亡,回去就等于立刻自由。 舰上的俄罗斯军官静静听着他的叫嚣,嘴角慢慢向上弯起,最终竟笑出了声,那笑声在甲板上格外清晰:“说的真对!”他环顾四周,语气里带着一种玩味,“国际公约确实这么写,我们也非常尊重规则。” 军官停顿了一下,笑意更深,仿佛在宣布一个好消息:“所以,我们决定释放你们。不仅如此,还送你们一艘船,让你们‘回家’!” 海盗们懵了,面面相觑,萨勒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是不是翻译错了,释放?还送船?俄国人这么好说话?一丝侥幸的狂喜涌上心头,甚至忘了去想这“好运”背后可能藏着什么。 很快,他们被押上驱逐舰,所谓“赠送”的船,是一艘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小铁皮艇,勉强塞得下这11个人,外加几瓶淡水。在茫茫印度洋上,这船小得如同一个讽刺的笑话。 当小艇被放到起伏的海面上,俄罗斯驱逐舰庞大的身影开始远离时,萨勒赫才猛地惊觉这“释放”的冰冷真相。 他看着那艘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的军舰,又低头看看脚下这艘在浪尖上剧烈颠簸、几乎随时会倾覆的“船”,一股寒意瞬间冻僵了血液——这不是自由,这是一张通往地狱的单程票。 军官在舰桥上,用望远镜看着那艘小艇在无垠的蓝色深渊里变成几乎看不见的小点。他身边的下属低声问:“长官,他们能活吗?” 军官放下望远镜,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印度洋会审判他们。或者,他们自己的‘同胞’会更着急。” 烈日无情地烤炙着铁皮艇,淡水很快耗尽,无边无际的海水包围着他们,却无法解渴。时间在绝望中流逝,就在他们被饥饿和干渴折磨得奄奄一息时,另一艘同样破旧、悬挂着骷髅旗的小艇幽灵般出现在海平线上——那是另一伙索马里海盗。 萨勒赫心中瞬间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他挣扎着站起来,嘶哑着嗓子拼命挥手呼喊,以为遇到了救星。 然而,当那艘海盗船靠近,看清萨勒赫他们空空如也的双手和憔悴不堪的样子时,对方头目的眼神瞬间变得像刀子一样冰冷而贪婪。 “废物!连艘舢板都抢不到,还活着浪费海水!”一声唾骂传来。对方海盗根本懒得听他们解释,更没有任何“同行情谊”,他们看到的不是同胞,而是毫无价值的累赘和潜在的麻烦。. 几声枪响突兀地撕裂了海风,子弹呼啸而至,冷酷地收割着生命。萨勒赫最后看到的,是对方头目那毫无波澜、如同看着垃圾般的眼神。 俄罗斯人确实“释放”了他们,也“赠送”了船,他们甚至没有违反任何一条纸面上的国际公约,没有审判,没有监狱,却以最冷酷的方式,把海盗丢回他们自己那个弱肉强食、毫无规则可言的黑暗丛林。 在真正的风浪和同类的獠牙面前,海盗头子手中的“国际公约”如同一张被海水浸透的废纸,规则是人制定的盾牌,可当人性之恶赤裸裸地暴露于生存绝境时,兽性的法则便显露出它原始的、令人战栗的审判力,这审判,远比任何法庭的判决都更加直抵骨髓。 参考资料:信息来源:俄海军23分钟制服海盗2010-05-09 来源:光明日报
2010年,11名海盗劫持俄罗斯油轮不成,被生擒。海盗头子叫嚣:“按照国际公约,
光倾城色美景长
2025-08-04 03:15: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