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证姐”的执法证,确实是真的!这世上,嚣张跋扈的神女真不少,武汉大学杨小姐刚

庚黑星君 2025-08-04 02:32:58

“亮证姐”的执法证,确实是真的!

这世上,嚣张跋扈的神女真不少,武汉大学杨小姐刚因诬告他人、学位论文错误百出而受到调查,广西“亮证姐”便惊爆网络,瞬间成为“流量之王”!

让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这个事情的起因和过程。

7月22日,网友“平头哥”在广西防城港市一乡村小道与一辆奔驰车会车时,奔驰女司机出示带有“行政执法”字样证件逼迫其让路,同车男子则当面说出他的家庭住址、姓氏等隐私信息。事后,他向多个部门反映未果后遂将相关视频发至网络,播放量超千万。

7月31日,派出所民警连夜上门,称视频泄露了对方的车牌,侵犯个人隐私,要求他删除视频并道歉。平头哥迫于压力,删除原视频后又打码重发。

“农村公路惊现证件侠”“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等多条视频接连引爆网络,持续引发全国性舆情震荡,其影响已远超普通交通纠纷,直指公权力滥用、个人信息安全及基层执法公正性等核心社会议题。

就在刚刚,防城港市委市政府调查组正式发布了官方通报,对外界关注的各类疑问都做了详细解答,应该说调查很扎实,结论也很有说服力。

最让仕道君意外的是,亮证姐和平头哥居然真是亲戚关系。

亮证姐父亲家与平头哥父母家相距仅800米,双方为未出五服的邻村表亲,而且亮证姐父亲认识平头哥及其父母。但平头哥因常年在外,不认识侯家父女。

但奇怪的是,当会车现场发生纠纷,亮证姐父亲下车交涉认出平头哥后,并没有挑明两家的亲戚关系,而是居高临下,当面告知其知晓平头哥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要求其靠边让行,从而让平头哥产生误解和疑虑,引发了其后的一系列舆情。

事后,平头哥应该也清楚了两家的亲戚关系,但他并没有收手,而是持续发布视频。要知道,他既是托育机构个体经营者,更是自媒体博主,如此千载难逢的“猛料”岂肯轻易放过,看来都是流量惹的祸!

最让仕道君不意外的是,亮证姐并非民警,更不是网传的公安领导。

她不过是民企员工,供职于一家汽配公司,那辆大奔也是二手货,17.8万元买的,目前还欠贷款7.8万元。说实话,她这份工作说不定就是从事消防工作的丈夫利用职权给找的。

这些年,公安系统管理是最严的,如果真是民警,怎么可能会面向行车记录仪、手机镜头,公然掏出执法证吓唬他人,这不是作死表演吗?

最让仕道君震惊的是,亮证姐用来吓唬平头哥的执法证确实是真的。

8月2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侯某某所持证件为假证件,但官方通报否定了这一说法:证是真的,是其丈夫的行政执法证件,却被随意放在其妻的私家车上,然后由其妻子拿来亮证吓唬他人。

亮证姐的丈夫黎某,是防城港市上思县某镇消防救援站二级消防士,按工作职责和相关规定,持有专门的《行政执法证》。

二级消防士是我国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中级消防员衔级,属于消防员消防救援衔三等八级中的第五级,需工作满8年方可授予。看来,黎某算得上资深消防员。

但作为资深消防员的黎某,却并没有将行政执法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试想想:如果一旦遇到情况需要到现场执法,黎某如何亮证执法,是否会有违法之嫌?

通报称,黎某将证件随意放在其妻私家车上,导致该证件被非法使用,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目前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队已对其立案调查。

黎某的行政执法证是否经常放在其妻私家车上?是否是其妻子主动要来放在自己车上,以便遇到突发情况拿来吓唬他人?

一个镇级消防救援站二级消防士所持有的行政执法证,都能被其妻子拿来亮证吓唬他人,一点点小小的权力都能被拿来用活用足,可见“特权炫耀”的思维在某些国人心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但是,在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是记者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像鱼缸里的金鱼,“透明化生存”越来越成为现实。而这种 “特权炫耀”,无疑面临极大的风险。

亮证姐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她亮证恐吓的对象,居然是一位自媒体博主,而她嚣张又愚蠢的表现,恰好给对方提供了极佳的“素材”,于是,“亮证事件”一下子演变成全国性舆情事件,给地方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

目前,亮证姐的丈夫已被立案调查,受处分是铁板钉钉的,关键是饭碗能否保住。而亮证姐本人也不利索,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著名作家周梅森在长篇小说《绝对权力》中首创一个新词:递延权力。所谓“递延权力”,就是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身边的人,诸如家人、亲戚、秘书、司机等,借助领导权力、地位和威信等影响所享有的一种附庸权力。

“递延权力”的魔力有时远超人们的想象力。

《绝对权力》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乡政府的司机,因为给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刘重天的爱人开了一次车,就有了这种“递延权力”,明明违反了交通规则,当地公安局领导反而主动登门道歉,而这名司机还要求对正常执勤的警察严肃处理,勒令其下岗。

亮证姐和其丈夫今日的悲剧,也是“递延权力”惹的祸吧?

“亮证事件”再次给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一定要看护好手中大大小小的权力,掌好权、用好权,谨防权力跑冒滴漏,防止家人分享权力,警惕掉进“权力陷阱”!

0 阅读:2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