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大汉奸傅筱庵为了活命,不仅请了23个保镖,还弄了4辆警卫汽车,谁知,68岁的老仆人竟趁他睡觉时,砍了他3刀! 抗战时期,这样的人不少,汪精卫算一个,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更是把“怕死”和“找死”这两个极端演绎到了极致。他就是当时的伪上海市长,傅筱庵。 话说这位傅市长,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那安保阵仗叫一个夸张。足足23个贴身保镖,出门乘坐防弹轿车,前后还有4辆警卫汽车开道,家里更是守卫森严,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傅筱庵这个人,你别看他后来当了大汉奸,他起家的时候,那可是个标准意义上的“人精”。他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15岁就在上海的造船厂当学徒。但他脑子活,会来事儿,懂几句洋文,特会讨好洋人老板,很快就从普通工人里脱颖而出,管起了全厂的工资发放。 通过克扣工人的血汗钱,他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事儿干得地道不地道,咱们心里都有杆秤。有了钱,他就开始玩资本运作,买房产,搞投资,一步步挤进了上流社会。他最关键的一步,是抱上了“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的大腿。 可盛宣怀一去世,傅筱庵的另一副面孔就露出来了。他利用信息差,在盛家子孙争遗产的时候,暗中操盘,低买高卖,把老东家的家产掏了个七七八八,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成了“孤岛”,日本人急需一个有头有脸的中国人来当傀儡,方便他们“以华治华”。傅筱庵这种在上海滩有头有脸,又没啥民族气节的“精英”,自然成了日本人的首选。 1938年,傅筱庵正式就任伪上海特别市市长。上任后,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逼着租界当局,把所有悬挂的青天白日旗,全部换成伪政府的五色旗。这一下,彻底惹毛了远在重庆的蒋介石。老蒋直接下令:“戴笠,给我干掉傅筱庵!” 傅筱庵自己心里清楚,当了汉奸,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他把自己的公馆从法租界搬到了日军严密控制的虹口,住处守卫里三层外三层。前面咱们说了,23个保镖,4辆警卫车,出门坐防弹车。陈恭澍派人搞了几次狙击,子弹都打不透车窗玻璃,反而折损了自己人。 几次刺杀失败,傅筱庵的安保只会越来越严。他就像一只把自己缩进壳里的乌龟,从外部下手,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陈恭澍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条线索送到了他面前:傅筱庵府里,有个叫朱升的老仆人,对傅筱庵当汉奸这事儿,怨气很大。 这个朱升,跟了傅筱庵二十多年,可以说是最受信任的心腹。据说,早年傅筱庵在大连避难时,一个大雪天,在门口救了一个快冻死的年轻人,这人就是朱升。朱升是宁波人,烧得一手地道的宁波菜,正好对上了宁波人傅筱庵的胃口。加上他为人老实,做事勤快,傅筱庵对他非常信任,甚至把他当成家人。 这种不满,被军统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发现,朱升有个爱好——好喝两口。一喝多了,就忍不住跟人抱怨。军统特工便在傅公馆附近开了家小酒馆,一来二去,就和朱升成了“酒友”。 酒桌上,特工们顺着他的话头,不断地给他灌输“为国除奸,乃民族大义”的思想。他们还抓住了朱升快五十岁还没成家的软肋,投其所好,介绍了一名女性给他,并为他们操办了婚事。这一下,朱升彻底把酒馆老板当成了知己。 时机成熟后,陈恭澍亲自出马,向朱升摊牌:“朱先生,国家需要你,除掉傅筱庵这个大汉奸!” 朱升犹豫了。毕竟,傅筱庵有恩于他。但一边是个人恩情,一边是民族大义,这道选择题,太沉重了。最终,在军统特工的劝说和许诺(事成后给予5万元养老金)下,这位朴实的老厨子,下定了决心。 凌晨3点,整个傅公馆都陷入了沉睡。朱升拿着一把磨得锃亮的菜刀,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傅筱庵的卧室。看着床上熟睡的“恩主”,朱升没有丝毫犹豫,他举起菜刀,对着傅筱庵的脖子和头部,手起刀落,连砍三刀。 这位不可一世的大汉奸,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在睡梦中断了气。 傅筱庵的死,震惊了整个上海。日伪方面查了很久,也想不明白,在如此森严的戒备下,刺客是如何进来的,又是如何逃走的。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凶手,就是那个他们每天都能见到,最不起眼的“忠心”老仆。 据说,傅筱庵死前不久,曾在一次酒后对“76号”的特工头子李士群吐露真言:“给日本人干没什么好下场,他们只是在利用我。你们还年轻,要另找出路。” 可惜,他说得太晚了,也醒悟得太晚了。
1946年,大汉奸褚民谊献出了孙中山肝脏,蒋介石亲批“免予一死”,但褚民谊的美貌
【19评论】【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