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报复中国,作出一个前所未有重大决定,菲律宾外交部8月1日确认表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于8月4日至8日对新德里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菲律宾和印度预计将签署至少六项协议。也就是说,菲律宾要进一步联合域外国家,与华对抗。 我们不禁要问,菲律宾为何要做出如此短视且危险的决定?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马科斯政府面临着严峻的内部困境。自马科斯执政以来,菲律宾国内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持续拉大,民众生活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社会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与此同时,前总统杜特尔特家族对马科斯政府的挑战也从未停止,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问题上转移开来,以缓解自身的执政压力。 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在7月底宣称军队战略重心已从“国内平叛转向抵御外敌”,这一言论无疑是这种危险策略的直接体现。 然而,马科斯政府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种通过制造外部紧张局势来转移内部压力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它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菲律宾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反而可能使菲律宾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而且,菲律宾原本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但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不久前,马科斯访美,特朗普一句“不介意菲中搞好关系”的冷淡回应,让菲律宾的期待瞬间化为泡影。 不仅如此,菲律宾与美国签署的所谓合作协议,也被国内批评为不平等条约。美国仅象征性地降低1%的关税,却要求菲律宾全面开放市场,这无疑是在牺牲菲律宾的经济利益来满足美国的需求。 此外,允许美军在本土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更是引发了菲律宾国内的强烈反对。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等人公开警告,菲律宾正沦为“明日乌克兰”,国家主权正在被一步步掏空。 在这种情况下,马科斯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印度,试图寻找新的“救命稻草”。而印度,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也乐于与菲律宾合作。 此次马科斯访印,印度不仅希望继续推销“阿卡什”防空系统等军火,还公然要求中国遵守所谓的南海仲裁案,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莫迪政府同样面临着国内舆论压力,与马科斯的合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转移国内矛盾的机会。 但是,印度真的能成为菲律宾的“救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经济层面来看,菲印去年的贸易额仅为38.6亿美元,而2022年中菲贸易额高达877亿美元,两者相差悬殊。 印度自身经济增速也已从高位回落,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又能拿出多少资源来支持菲律宾的发展呢?在军事方面,印度海军的战略重心始终在印度洋,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极其有限。 所谓的联合巡逻,更多只是一场政治表演,根本无法改变南海的实际力量对比。此外,印度提供的“防务贷款”,实际上是让菲律宾背负沉重的债务,去购买印度的武器,这无疑是在给菲律宾的经济雪上加霜。 反观中国,作为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一直以来都为菲律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杜特尔特时代,中国承诺的240亿美元投资,实实在在地推动了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那些正在兴建的戒毒中心、桥梁公路,以及大量进口的菲律宾水果海鲜,都给菲律宾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旅游业方面,疫情前中国游客占菲律宾外国游客总数的21%,消费能力更是欧美游客的两倍。 如今,越南、泰国等东盟邻国都在积极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而菲律宾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无疑将使菲律宾在区域发展的浪潮中逐渐掉队。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始终保持着沉着与坚定。外交上,中国国防部和驻菲使馆接连发出严正声明,敦促菲方停止不实炒作和政治作秀; 行动上,中国海警与解放军在仙宾礁等海域的常态化巡航与专业管控,充分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 马科斯政府发起的这场外交豪赌,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输局。它试图联合一个实力有限的区域角色,去对抗一个综合国力雄厚的全球大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双方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更令人痛心的是,菲律宾的这一决策,正以牺牲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为代价,去追逐一个虚幻的地缘政治目标。 乌克兰的教训近在眼前,作为大国博弈中的棋子,最终受伤的往往是自身。马科斯的印度之行,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政治表演。 当这场赌局结束,菲律宾输掉的,不仅仅是金钱和项目,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众的希望。我们不禁要问,为了这样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牺牲国家的前途,真的值得吗?
菲律宾报复中国,作出一个前所未有重大决定,菲律宾外交部8月1日确认表示,菲律宾总
栗頿聊
2025-08-04 00:16: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