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人不想让钱学森回国,为什么不找机会干掉他,很难么?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上学早,1923年进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29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学机械工程,主攻铁路。 那时候中国乱,他毕业后去南昌空军基地实习,对飞机感兴趣。1935年,他拿庚子赔款奖学金去美国,先在麻省理工读航空工程硕士,一年后转加州理工,跟空气动力学大牛冯·卡门学。 1939年拿博士,研究压缩流体和反应推进。战时他加入冯·卡门的团队,帮美军分析德国火箭,还去德国审问冯·布劳恩那些科学家。 1943年,他参与创办喷气推进实验室,设计固体燃料导弹Private A。1945年,他以美军上校身份去欧洲,招募德国专家。 1947年回麻省理工当教授,1949年回加州理工当终身教授。那年他申请美国公民,但中国变天,他开始想回国帮忙。 他娶了蒋英,她是冯·卡门妹妹的学生,两人有俩孩子,一个1948年生,一个1950年生。他在美国干得风生水起,但内心总想着祖国需要人才。 1950年,钱学森决定回国,请假收拾行李,美国海关突然查他箱子,说有涉密文件。联邦调查局指控他有共产倾向,尽管证据是匿名信。 他被关了两周,出来后交500美元保释,但遭到了五年软禁,不能离开洛杉矶县,电话被监听,行动受限。他的安全许可被吊销,没法进实验室。 海军次长丹·金布尔说,他值五个师兵力,宁愿射杀也不放。但美国没动手,为什么? 首先,钱学森是知名科学家,暗杀会闹国际丑闻,冷战初期美国还想维持法治形象,国会和媒体会追查。冯·卡门等导师抗议,他的学生在军方有影响,内部反弹大。 美中关系虽紧张,但没到公开敌对,杀他可能影响盟友看法。他有永久居留权,妻子有公民背景,法律上复杂,暗杀易暴露成丑闻。 在麦卡锡主义下,美国抓了不少人,但钱学森太显眼,下手代价高。移民局多次听证,他陈述事实,但当局拖着不放。 1954年,中美日内瓦谈,王炳南拿他手写信,美方约翰逊面对交换美军飞行员条件,终于松口。1955年8月,准他走人。 钱学森一家于1955年9月17日坐“克利夫兰总统”号船离美,到香港转火车回北京。周恩来接见,他马上投身导弹工作。 1956年,他起草导弹纲要,成立导弹研究院,当院长。1960年,中国首枚导弹发射成功。他领“两弹一星”工程,协调原子弹、氢弹、卫星。 1964年原子弹爆,1967年氢弹,1970年“东方红一号”上天。他还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系统科学。1991年退休,继续指导工作。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去世,98岁。 国家哀悼,表彰他为“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的贡献让中国航天从零起步,到现在独立发展。 美国后来后悔放人,但历史没如果。这事说明,人才流动总有大国博弈。
当年美国人不想让钱学森回国,为什么不找机会干掉他,很难么? 钱学森1911年出
古凌国际
2025-08-03 20:53: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