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二战结束80周年,石破茂考虑打破过去的常规,不在8月15日的“终战日”发表讲话,而准备在9月2日的“败战日”发表书面声明。如何理解石破茂的这个重大变化呢? 石破茂这手操作,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日本政客玩文字游戏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这次直接把 “终战” 改成 “败战”,背后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你以为他是要承认战败?错了,这招叫 “以退为进”—— 表面上换个词,实际上是要把历史责任彻底甩锅。 先说 “终战” 和 “败战” 的区别。从 1945 年天皇宣读《终战诏书》开始,日本官方就用 “终战” 这个词,意思是天皇出于仁慈主动终止战争,压根没提 “投降” 二字。这就好比小偷被抓后说 “我暂时不偷了”,既不承认偷东西,还标榜自己 “识时务”。所以过去 70 多年,日本首相的 “村山谈话”“安倍谈话” 都是在 8 月 15 日 “终战日” 发表,核心就是用 “反省” 当遮羞布,骨子里还是那套 “大东亚共荣” 的歪理。 石破茂突然改到 9 月 2 日 “败战日” 发声明,明面上是换个日子,实际上是想把历史叙事的锅甩给美国。你想啊,9 月 2 日是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日子,这一天的历史定位更偏向 “战败”,但日本右翼早就琢磨出一套话术:把战败归咎于美国投原子弹,把侵略战争包装成 “被迫自卫”。石破茂选这个日子,就是想暗示 “日本输给的是美国,不是亚洲国家”,进而淡化对中韩等受害国的罪责。 更深层的原因,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彻底掌权后的 “去历史化” 操作。自民党内那帮保守派,早就看 “村山谈话” 那套不顺眼了。他们觉得承认侵略会影响日本 “大国地位”,所以这些年拼命修改教科书 —— 把 “侵略” 改成 “进入”,把 “南京大屠杀” 改成 “南京事件”,甚至把慰安妇问题说成 “民间行为”。石破茂作为右翼代表,这次不发谈话改发声明,就是要彻底撕掉最后一块遮羞布,让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从 “偷偷摸摸” 变成 “光明正大”。 这招背后还有美国的默许。战后美国为了冷战需要,不仅保留天皇制,还把 731 部队的细菌战数据据为己有,换取战犯免罪。这种包庇让日本右翼有恃无恐,觉得只要抱紧美国大腿,就能无视亚洲邻国的抗议。现在美国在亚太搞 “印太战略”,需要日本当马前卒,自然对日本歪曲历史睁只眼闭只眼。去年日本防卫预算涨到 8.7 万亿日元,连续三年创纪录,美国不仅没批评,还卖 F-35、给 “战斧” 导弹技术,这不是明摆着给日本撑腰吗? 但谎言终究掩盖不了真相。中国、韩国每年都会在 8 月 15 日举行纪念活动,俄罗斯、德国等国际社会也多次谴责日本歪曲历史。去年中央档案馆公布的战犯笔供里,日本士兵亲口承认 “杀光、烧光、抢光” 的暴行,连德国东亚专家都感叹 “罪行罄竹难书”。日本政府越是抵赖,越显得心虚。就像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的一跪赢得尊重,日本政客的硬脖子只会让自己在国际社会更孤立。 最讽刺的是,日本国内也有明白人。冲绳县议会年年递交和平决议书,抗议政府把冲绳变成军事要塞;反战组织 “和平构想建言会议” 批评扩军政策是 “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但这些声音被右翼浪潮淹没了。日本若继续走否认历史的邪路,不仅对不起受害国,更会让自己在东亚陷入孤立。历史的教训摆在那儿:一个不承认错误的国家,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
【日本侵略中国就是一个谎言。是因为中方不断发动恐怖袭击和破坏活动,日本把这场战争
【1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