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战中,18岁的赵梓山参加白刃战,他记得“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一个头戴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02 22:20:19

山东抗战中,18岁的赵梓山参加白刃战,他记得“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一个头戴钢盔、腿上打着皮绑腿的鬼子向他冲来,赵梓山紧盯敌人眼晴,等待鬼子先刺。 赵梓山蹲在战壕里数子弹时,手指头抖得跟筛糠似的,这个刚从赵家峪出来的毛头小子,三个月前还跟着老爹在山坳里放羊,现在怀里抱着的三八大盖比他都高出半个头。 "小赵,把你那鼻涕擦擦!"班长王老蔫踹了踹他的布鞋底,"待会儿鬼子来了,别吓得尿裤子。" 战壕里顿时响起一阵压低的笑声,赵梓山涨红了脸,用袖口狠狠抹了把脸,其实根本没鼻涕。 枪声是在日头爬到山尖时突然炸响的,赵梓山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王老蔫一把按低了脑袋,子弹"嗖嗖"地从战壕上方飞过,打得土块簌簌往下掉。 他还闻到了一股奇怪的焦糊味,后来才知道那是子弹擦过热空气的味道。 "准备手榴弹!"排长的吼叫声里带着破音,赵梓山手忙脚乱地去摸腰间的手榴弹,却发现自己的手指头僵得像冻萝卜,怎么也解不开布条结,王老蔫骂了句土话,直接扯过他的手榴弹,用牙咬开了引线。 爆炸声震得赵梓山耳朵嗡嗡响,他看见三十米开外的灌木丛里,几个土黄色身影正以诡异的之字形路线向他们冲来。 "上刺刀!"王老蔫的吼声像道霹雳,赵梓山哆嗦着从腰间抽出刺刀,往枪口上套时对不准卡槽,急得直冒汗。 老兵油子李二狗窜过来,夺过他的枪"咔嗒"一声装好,顺带往他屁股上踹了一脚:"怂包,记着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 这句话刚在赵梓山脑子里转了个圈,战壕前就冒出个黑影,那是个留着仁丹胡的鬼子兵,眼睛眯得像刀刻的缝,刺刀尖上还沾着血,赵梓山两腿一软,差点跪下去,忽然感觉后腰被王老蔫的枪托顶住了。 "盯他眼睛!"班长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赵梓山下意识照做,发现鬼子的瞳孔在钢盔阴影下居然泛着淡褐色,像他放过的头羊,这个荒谬的联想让他莫名镇定下来。 鬼子"呀"地一声突刺过来时,赵梓山想起了村里老人说的"狼扑人",他学着躲狼的法子往右一闪,鬼子的刺刀"嗤"地划破了他左臂的棉袄,棉花絮飞出来的刹那,赵梓山感觉身体里有什么东西"咔"地绷紧了,手里的步枪自己往前一送。 鬼子倒下去时,钢盔"咣当"一声砸在石头上,赵梓山愣愣地看着那张扭曲的脸。 战场突然变得安静得可怕,赵梓山听见自己心跳声大得像擂鼓,低头看见刺刀还插在鬼子胸口,他想拔出来,可胳膊软得像煮过的面条。 "好小子。"班长用满是老茧的手掌拍了拍他的后颈,"头回杀人没尿裤子,是块当兵的料。"赵梓山想说点什么,一张嘴却"哇"地吐了出来。 打扫战场时,赵梓山被派去收集鬼子身上的弹药,他蹲在那具年轻的尸体旁,手指头不听使唤地解不开子弹盒。 钢盔滚在一边,露出张苍白的圆脸,嘴角还凝着道血痕。赵梓山鬼使神差地摸了摸那人的口袋,摸出张泛黄的照片,穿和服的女人抱着个婴儿,背面用钢笔写着"昭和十八年三月,芳子与健一"。 远处传来集合的哨声,赵梓山把照片塞回尸体口袋,突然发现自己的手不抖了。 他捡起钢盔扣在鬼子头上,遮住了那双没闭严实的眼睛,回营地的路上,李二狗凑过来捅捅他胳膊:"知道为啥谁先动手谁先死?" 见赵梓山摇头,老兵得意地咧开缺了门牙的嘴:"先出手的力气使老了,收不住势,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叫后发先至。" 那天晚上,赵梓山在油灯下擦枪时格外认真,刺刀槽里的血渍要用碱水才洗得掉,棉袄左袖的破口得找卫生员要针线补。 他摸着领口上妈妈给他绣的山茶花,想起早上那个鬼子兵口袋里的照片,突然明白了王老蔫常说的"打仗不是杀人,是活命"。 信息来源:山东省档案馆《鲁中抗日根据地兵员档案(1942-1944)》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