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巴掌扇醒北约和乌克兰,俄军宣布,经过483天战斗,俄军已经夺取恰索夫亚尔要塞。这是整个俄乌战争,战斗时间第三长的战斗。 信源:鲁中晨报——俄方宣布:控制顿涅茨克重镇 7月31日,一个持续了483天的炼狱战场画上了句号。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地图上轻轻按下的这枚图钉,宣告了俄乌冲突中,又一场漫长的血战终结。谁又能想到,这座曾被誉为乌克兰防线“永不陷落”的堡垒,竟会以如此令人错愕的方式易手。 各路分析家们鼓吹了一年多的“俄军攻势强弩之末”,终究成了一个笑话。 恰索夫亚尔一直被看作乌克兰的“顿巴斯之眼”。为了守住它,乌克兰花了整整十年,构筑起迷宫般的地下工事和钢筋水泥碉堡。其中的一些防空设施,甚至是苏联顶尖专家操刀的杰作,其坚固程度曾让美国的测绘卫星都对它另眼相看。 可是乌克兰却遇上了俄军最不讲道理的打法。面对复杂的地下坑道,俄军主打一个力大砖飞,用成吨的TNT炸药把出入口一个个炸塌。至于地面上的坚固火力点,苏-34战斗轰炸机挂着一吨半的巨型航空炸弹飞来。 而在战场上空,乌军哨兵刚在制高点露出身影,俄军的“柳叶刀”无人机便立刻飞至,实施精准“点名”。随后,俄军使用温压弹进行清场,将整个防区一寸寸地化为齑粉。 说到底,这是一场比拼消耗的“血肉磨坊”,而乌克兰显然是先被耗干的一方。俄军可以不急不躁,用炮火一天推进几十米,乌克兰却只能把最精锐的部队一波波送进去填线。打到后期,后方补给车根本开不进前线,弹药物资只能靠士兵冒死从残破的地道里人背马扛。 西方援助的几百辆坦克,几个月下来也成了一堆废铁。兵员危机更是迫在眉睫,征兵年龄已经放宽到了60岁。尽管乌克兰防长声称“九成民众自愿参战”,可CNN记者在前线看到的,却是大量厌战的士兵和超过十万的逃兵。 随着恰索夫亚尔落入敌手,如骨牌般的防线开始崩塌。这座城市迅速从乌军的坚固堡垒,转变为俄军的前进基地与炮兵阵地。如今,俄军占据有利地势,该城的防线岌岌可危。更进一步来看,对于更远处的重镇波克罗夫斯克,悲观的预测已然传开。 乌克兰军事专家和《莫斯科时报》不约而同地判断:它最多还能撑60天。大量俄军渗透部队已在城内活动,防线几近虚设;俄军并不急于巷战,而是在城市周边持续高强度交火,用超过300架无人机和每天上百次的战斗,不断给乌军“放血”,快速消耗其有生力量。 恰索夫亚尔的硝烟,最终吹散了笼罩在现代战争上的一层技术迷雾。它用483天的血与火证明,所谓的无人机对抗、星链通讯、AI指挥,在工业规模的炮弹产量、源源不断的兵员和不计代价的消耗面前,终究只是些花哨的点缀。 战争的本质从未改变,它依然是钢铁洪流与人命填埋的残酷对决。当北约曾为乌克兰描绘的“以高科技战胜数量优势”的蓝图彻底破产后,人们不禁要问,在战争中无辜遭受折磨的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太阳]一巴掌扇醒北约和乌克兰,俄军宣布,经过483天战斗,俄军已经夺取恰索夫亚
冰枫看历史
2025-08-02 18:35: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