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正在上课,突然叫停学生的训练:“这是什么曲子,谁

五点动画 2025-08-02 12:37:52

1949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正在上课,突然叫停学生的训练:“这是什么曲子,谁写的?”学生老实回答:“这是无锡街头一个瞎子艺人瞎拉的。”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拯救了一首世界名曲。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的春天,南京国立音乐院的琴房里飘着二胡声,储师竹背着手在学生中间踱步,突然停在了一个男生面前。

那孩子正低头拉着一段陌生的旋律,手指在弦上滑动得有些生涩,可调子却像长了钩子,一下就把人的心揪住了。

全班都屏住了呼吸,琴声里淌着说不清的苦,像是谁把半辈子的委屈都揉进了弦里。

"停!"储师竹的巴掌拍在谱架上,"这曲子哪来的?"男生吓得差点摔了琴弓,结结巴巴说是去年在无锡崇安寺听来的,拉琴的是个瞎子,街头卖艺的。

老教授盯着窗外出神,粉笔灰从指缝里簌簌往下掉,当天傍晚他就登上了北去的火车,月台上还挂着没化尽的霜。

无锡的雨巷像迷宫,储师竹举着油纸伞挨个茶馆打听,卖糖粥的阿婆说那人常在雷尊殿附近晃荡,茶馆伙计比划着"眼睛翻白,走路拄竹竿"。

第三天清晨,护城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胡琴声,像受伤的鸟在扑腾翅膀。

破棉袄裹着的中年男人蜷在石桥墩旁,脚边粗瓷碗里躺着两枚铜板,他拉琴的姿势很怪,左手总在弦上打颤,可那调子越听越叫人心里发酸。

这个叫华彦钧的瞎子身上带着传奇,他爹是洞虚宫的道士,娘是给道观送菜的寡妇,出生就被扔在道观门槛上,八岁跟着师父学吹笛,二十出头染上眼疾,三十多岁彻底瞎了。

街坊说他白天在茶馆拉《三六》《四合》,夜里就缩在城门洞底下编新调,有醉汉往他琴筒里扔过炮仗,他也只是拍拍灰继续拉。

储师竹蹲在青石板上记谱时,阿炳的琴弓正锯着《寒春风曲》,突然弦"啪"地断了,瞎子笑笑说这曲子还没名字。

老教授掏钱买了新弦,听见瞎子嘀咕:"前夜里梦见我娘在雪地里走,调子自己就从手指头底下流出来了。"

后来他们蹲在烟纸店门口合录了六支曲子,录音机是跟教会医院借的,电池不够用,阿炳就把《二泉映月》拉了两遍。

那盘钢丝录音带在1950年差点被当成废品处理,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在仓库里发现它时,磁粉已经脱落了大半。

抢救出来的旋律震惊了来访的苏联音乐家,他们不相信这来自街头艺人的即兴创作。

1959年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指挥家小泽征尔跪着听完《二泉映月》,说这种音乐应该跪着听。

阿炳没等到这些,录音后第三个月,他死在通运路的破棚屋里,邻居发现时,那把红木胡琴还压在胸口,琴轸上缠着母亲留给他的蓝布条。

如今无锡惠山脚下有二泉广场,游客们踩着激光投影的琴弦拍照,很少有人知道那首让世界落泪的曲子,差点就消失在1949年深秋的落叶堆里。

当年储师竹的学生回忆,教授临终前还在修改《二泉映月》的弓法标注,病床上他总重复一句话:"民间艺术是野生的灵芝,我们这些学院派不过是采药人。"

这话现在刻在无锡阿炳纪念馆的影壁上,底下总有人放新鲜的茉莉花,阿炳生前最爱在琴筒里插一枝茉莉。

0 阅读:0
五点动画

五点动画

原创趣味历史动画 喜欢的小伙伴麻烦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