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2025年,特朗普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02 10:15:47

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2025年,特朗普一上台就挥起关税大棒,不光对中国加税,还对欧盟商品收10%的税,逼得欧盟不得不重新想想自己的定位。   可问题来了,摆脱美国的同时,中国的影子却越来越大,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到7320亿欧元,欧盟对中国的电池、稀土这些关键资源依赖得不得了。   这种经济捆绑,让欧盟既想跟中国做生意,又怕被中国“拿捏”。   中国外长王毅跑去布鲁塞尔、柏林、巴黎转了一圈,明确说支持欧盟的战略自主,希望欧盟能别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这话听着像拉拢,可欧盟内部却有人觉得,中国这是想趁着欧美关系不稳,分化他们的联盟。   毕竟,中国一直在推人民币国际化,2024年中俄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已经过半,这让欧盟有点担心,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会不会挤掉自己的话语权。   欧盟的纠结,其实跟自己内部不齐心脱不了关系,战略自主喊得热闹,可27个国家各有各的算盘。   德国、法国这些大国想跟中国保持经济合作,比如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全球峰会上就说,多极化世界是现实,欧盟得有自己的对华路子。   可东欧国家更愿意抱美国大腿,觉得中国跟俄罗斯走太近,威胁欧洲安全,这种分裂让欧盟对华政策老是摇摆不定。   2019年,欧盟给中国定了三重身份:合作伙伴、竞争者、系统性对手,这定位模棱两可,到2025年还是没理顺。   欧盟想靠“去风险”减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比如限制中国电动车和5G设备,可又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技术,左右为难。   其实,欧盟的麻烦还跟美国的“背刺”有关系。特朗普上台后,不光对欧盟加税,还威胁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甚至可能退出北约。   这让欧洲人开始怀疑,美国到底还靠不靠得住,2025年6月,欧洲智库报告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让欧盟不得不在中美之间找条“第三条路”。   可这路不好走,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比如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拉拢了不少发展中国家。   欧盟虽然也搞了个“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但资金和执行力跟中国比差远了,更别提,中国电动车、光伏产品价格低,挤得欧洲企业喘不过气,2022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就高达4000亿欧元。面对这样的对手,欧盟的战略自主有点像空喊口号。   2024年,中国经济占全球18.5%,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在科技上,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上突飞猛进,比如华为的910C芯片硬是顶住了美国的封锁。   外交上,中国通过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巧妙拉拢欧洲,想削弱美国的影响。   这场博弈的影响不小,欧盟的战略自主要是真成了,可能在多极化世界里当个重要角色,可现在却被中美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全球贸易乱成一团,油价和供应链风险都在涨,中国则趁机在非洲、拉美这些地方扩大地盘,削弱了欧美的影响。   欧盟想靠跟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合作来平衡中国,可这些国家也更倾向于跟美国站一块,结果,欧盟的“第三条路”越走越窄,战略自主的理想离现实还差得远。   这场博弈,说到底是欧盟在中美夹缝里求生存的写照。   中国用经济、科技、外交的硬实力,告诉欧盟自己不好惹,欧盟的战略自主喊了十多年,可面对中国的强势和美国的背刺,总显得底气不够。   未来,欧盟得在团结内部、平衡中美之间找条真正的路,不然,能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欧盟还真不是啥难事。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0 阅读:0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