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验尸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战友打了这个汉奸一巴掌,怒喝道:“你是没有手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2年的冬天,黑龙江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着人脸,赵尚志将军牺牲的消息传来时,整个东北抗联都陷入了沉默。这个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北满之虎",最终倒在了叛徒的枪下。
当他的遗体被运到伪满警察署时,一场令人心碎的闹剧正在上演。
那个汉奸警察踢赵尚志头颅的动作很随意,就像在踢一个破麻袋了,他脸上挂着谄媚的笑,眼睛却不停地往旁边的日本军官脸上瞟,活像一条等着主人赏骨头的狗。
可下一秒,谢文东的巴掌就狠狠扇在了他脸上,清脆的响声让整个屋子都安静了,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几个等着看笑话的日本军官。
松本少佐手里的烟差点掉在地上,他认识这个谢文东,正是这个叛徒带着他们找到了赵尚志的藏身处。
可现在,这个叛徒的眼睛里冒着火,拳头攥得咯吱响,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屋里其他伪警察都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他们太了解谢文东的手段了。
赵尚志的脸在煤油灯下显得格外苍白,他的眼睛还半睁着,仿佛还在注视着这群背叛他的人。
谢文东的手抖得更厉害了,他想起了去年冬天,在完达山的密营里,赵尚志把最后半块玉米饼塞给他时的样子,那时候他们被日军围剿了七天七夜,所有人都饿得两眼发黑。、
汉奸警察终于回过神来,捂着脸破口大骂,"不就是个共匪吗?装什么装!"
他的话还没说完,谢文东又是一脚踹在他肚子上,直接把他踢到了墙角,几个日本军官终于坐不住了,松本把手按在了军刀上,但嘴角却扬起一丝玩味的笑。
他最喜欢看中国人自相残杀了,这比直接枪毙有趣多了。
屋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赵尚志的头要被挂到城墙上示众,谢文东的脸色变得惨白,他想起赵尚志生前说过的话:"就算把我脑袋砍下来挂在城门上,我也要睁着眼睛看你们这些狗汉奸怎么死。"现在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
松本终于开口了,用生硬的中国话说:"谢桑,你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话引起一阵哄笑。
谢文东死死盯着松本,突然笑了,他慢慢蹲下身,用袖子轻轻擦掉赵尚志脸上的血迹,然后把他的眼睛合上了,这个动作做得那么自然,就像在照顾一个睡着的战友。
在场的伪警察都低下了头,他们中不少人曾经也是抗联战士,跟着赵尚志打过鬼子。
现在看着这个曾经让他们又敬又怕的指挥官躺在冰冷的地上,有些人眼眶开始发红,松本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猛地拔出军刀:"都给我滚出去!"
后来有人回忆说,那天晚上谢文东在酒馆喝得烂醉,把枪拍在桌上说要宰了所有日本人,再后来,这个人彻底消失了,有人说他被日本人秘密处决了,也有人说他跑进山里重新拿起了枪。
但无论如何,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当所有人都选择低头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人记得什么是尊严。
赵尚志牺牲时的细节这些年逐渐被历史学者还原了,根据黑龙江省档案馆公布的资料,他是在准备袭击鹤立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被叛徒刘德山从背后开枪击中腹部。
重伤倒地后,他仍击毙了刘德山,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年仅34岁,这个曾经让日军悬赏万元捉拿的抗联将领,至死都没有屈服。
当年那些对着赵尚志遗体耀武扬威的汉奸,后来大多被人民审判,而那个在最后一刻还保持着人性底线的谢文东,虽然他的结局成谜,但至少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他让所有人看到了背叛者内心最后的挣扎。
这或许就是英雄的力量,即便死去,他的精神依然能让敌人感到恐惧,让懦夫感到羞愧。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明曾在《东北抗联史研究》中提到,赵尚志牺牲后,日伪当局曾悬赏寻找他的遗体,就是担心抗联战士会抢回遗体进行安葬。
这种担忧恰恰证明了赵尚志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即便在最黑暗的岁月里,英雄的光芒也从未熄灭。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那段历史,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赵尚志生前常说:"我死了也要化作厉鬼打鬼子。"这句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共产党员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在那个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英雄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