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开着当时台湾最先进的飞机,一路往大陆飞,要投诚。可

粉粉的绿绿 2025-08-01 23:43:19

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开着当时台湾最先进的飞机,一路往大陆飞,要投诚。可飞到半路,后座的飞行员许秋麟发现不对。这时候,黄植诚干脆地说:“你要是不想回大陆,现在就可以跳伞!” 1981年8月8日,台湾桃园机场的塔台上,管制员正盯着编号5361的F-5F战斗机。 这架飞机慢慢滑向跑道,准备起飞。 座舱里,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看了一眼后座的中尉飞行员许秋麟,很平静地说:“按计划做仪表飞行训练,把暗舱罩关上。” 许秋麟听了,就把遮光板拉了下来,座舱一下子就黑了。 黄植诚深吸一口气,右手悄悄把航向旋钮转到西北方向。 那个方向,是他一直想回去的大陆海岸线。 黄植诚生在高雄左营的眷村,他父亲以前是国民党的飞行员。 1949年,他父亲被带着去了台湾,身上还揣着半块从广西南宁老家带来的青砖。父亲总说:“等两岸能通车了,就把这砖嵌回老宅子的门槛上。” 父亲临死前说的这话,像根刺一样扎在黄植诚心里。 1973年,黄植诚从台湾空军军官学校毕业,成绩全是优。教官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父亲要是还在,肯定为你骄傲。” 但这份骄傲没维持多久,就被现实打破了。 黄植诚在第五联队当兵的时候,亲眼看到上级扣军饷、走私东西,甚至把退役战机的零件拿去卖。 更让他心里不舒服的是,1979 年 “中美建交” 之后,台湾当局让飞行员在作战手册上签 “为台独而战” 的承诺书。 黄植诚想不通:“我们的祖宗都是从大陆来的,现在却要我们跟大陆作对?这根本不是军人该做的事。” 他把这些想法写在了日记里。 1981 年初,黄植诚开始偷偷准备投诚的事。 他借着考核飞行的机会,好几次试飞 F-5F 战机,暗地里算从桃园到福州最近的路线。 为了不被雷达发现,他想出了个 “波浪式飞行法”:先飞到 12000 米的高空,再差不多垂直着降到 300 米,利用地形挡住信号。 8 月 7 日深夜,黄植诚把父亲留下的青砖和一张自己画的广西地图,塞进飞行服的内袋里。 第二天一早,他特意选了许秋麟当 “考核对象”。 这个刚当兵两年的年轻人,以前在酒桌上说过 “在台湾看不到未来” 这样的话。 黄植诚觉得,他可能会理解自己。 F-5F 战机一直飞,过了台湾海峡中线。 这时候,许秋麟突然把暗舱罩掀开,大声说:“少校,航向不对啊!” 他盯着仪表盘上不停变的经纬度,冷汗把飞行服都湿透了。 黄植诚右手按在弹射座椅的保险开关上,左手稳稳地握着操纵杆,冷静地说:“没看错,我们要回大陆。” 座舱里一下子没了声音,静得可怕。 许秋麟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手指无意识地摸着飞行手册,声音发抖:“我爸妈在台南开杂货店,他们要是知道我投诚……” 黄植诚打断他:“我在东引岛附近给你机会跳伞,那里还是台湾军队控制的地方,你能安全落地。” 战机在云里转了两圈,黄植诚把高度降到 1500 米,喊:“准备跳伞!” 许秋麟解开安全带的时候,黄植诚突然抓住他的手腕,认真地说:“记住,落地后马上把飞行日志销毁。” 多年后,许秋麟接受采访时说:“他本来可以直接把我丢在公海上,但他没这么做,顾及了我的安全,这是有人性的做法。” 9 点 28 分,F-5F 战机的轮子落在福州机场的跑道上,擦出很亮的火花。 舱盖慢慢打开,黄植诚看见舷梯旁边站着一排拿着鲜花的官兵。 带头的军官举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 “热烈欢迎黄植诚少校归来”。 当天下午,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亲自见了黄植诚,握着他的手说:“你带来的不只是一架飞机,更是对民族大义的担当。” 后来,技术人员在战机座舱里发现,黄植诚为了让许秋麟跳伞时不受伤,特意把弹射座椅的冲击力调到了最低。 投诚之后,黄植诚的人生有了新开始。 他拿到了 65 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在当时,这钱能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他还被破格授予上校军衔,当了空军航空学校的副校长。 在他的建议下,大陆第一次把 F-5F 的火控系统和国产的歼 - 7 战机结合起来,让歼 - 7 的中距空战能力提高了 30%。 1995 年,黄植诚晋升为少将。 授衔仪式上,他很动感情地说:“我只是做了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该做的事。” 2013 年退役后,他办了所两岸飞行学校,请了 37 位台湾退役飞行员当教官,培养出了第一批两岸一起训练的民航机长。 黄植实用自己的行动,为两岸交流搭了座桥,也让人看到他对祖国统一的坚定想法。

0 阅读:0
粉粉的绿绿

粉粉的绿绿

粉粉的绿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