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伊拉克发现美军巡洋舰为油轮护航后,迅速射出一枚中国产反舰导弹,正当美军为拦截成功而欢呼时,导弹突然将32万吨油轮炸沉。 中东那片地方,七十年代就开始乱套了。埃及原本是老大,可实力下滑得快,再也管不住大局。伊朗和伊拉克冒头,俩国家都想争当地区霸主。伊朗人多,波斯文化底子厚,还是什叶派为主的国家。伊拉克油多,阿拉伯联盟里头有分量。两国野心大,边境摩擦不断升级。1979年伊朗那边政权换了,新领导上台,矛盾就更尖锐了。1980年9月,伊拉克部队直接打过去,占了伊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包括石油多的胡齐斯坦省。伊朗开头丢了不少地盘,但靠人海战术反扑回来。边境上你来我往,打成拉锯战。八年下来,双方都伤筋动骨,钱袋子空了。 战争一开始在陆地上厮杀,可到1986年,资源耗光了,只能把战场挪到海上。伊朗和伊拉克的经济命脉就是石油出口,得靠船运出去。两国互相下黑手,买先进武器炸对方的油轮,想断了对方的财路。伊拉克先动手,搞来轰炸机和导弹,专挑伊朗的运油船打。开头不顺手,后来练熟了,半年里头毁了好几艘伊朗船。伊朗不干了,也还击,海湾里头商船被炸的事儿越来越多,国际油价跟着蹿高。波斯湾是全球石油大动脉,美国和西方国家离不开这儿。要是航道乱了,经济准得遭罪。美国一看不行,得插手,派海军舰队进去护航,维持秩序。 两伊打得火热,海上的事儿越来越复杂。伊拉克空军用中国卖的轰-6飞机,带上丝虫导弹,到处找伊朗船下手。那导弹射程远,速度快,伊拉克部队很快就上手了。1988年,海湾局势更紧张,美国的Operation Earnest Will行动已经在跑,护着科威特油轮,这些船挂美国旗,等于间接帮伊拉克。美国宙斯盾巡洋舰文森斯号就在那儿转悠,雷达全开,盯着空域和海面。伊拉克飞行员接到情报,说有伊朗大油轮在航行,美军舰艇在边上护着。32万吨级的巨轮,载满原油,从伊朗港口出来,目标太大。伊拉克决定干一票,轰-6起飞,导弹挂好,直奔目标区。 整个过程就几分钟,损失巨大。 这事儿暴露了海战的风险,导弹技术让小国也能给大国添堵。中国产丝虫导弹在伊拉克手里发挥作用,本来是防卫用的,现在成了进攻利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野蛮扩张,靠这些武器维持攻势,可也引来国际反弹。美国海军评估后,意识到不能小看这些攻击,赶紧加派舰艇,扩大巡逻范围。类似事件不是头一回了,之前1987年Stark号被伊拉克导弹打中,死伤不少,虽然导弹是法国产的,但道理一样,意外总在防不胜防的时候发生。 导弹飞出后,海湾的紧张氛围更浓了。伊拉克继续用轰-6和丝虫组合,针对伊朗运输线下手。美国护航任务面临考验,舰艇得随时准备应对。油轮沉没,石油泄漏污染海域,影响生态和航运。国际社会谴责这种乱炸,油价波动大,全球经济都受牵连。伊拉克本想削弱伊朗,结果把自己也拖进泥潭。萨达姆的算盘打得响,可战争不是儿戏,过度依赖导弹没法赢到底。美军从这事儿学到教训,加强电子战和干扰手段,避免类似失误。 事件闹大,美国加大介入力度。1988年4月,Praying Mantis行动启动,美军炸了伊朗油平台和船只,作为报复伊朗的矿雷攻击。伊拉克那边虽是盟友,可美国也得防着点,免得又出意外。海湾里头,伊朗用中国丝虫导弹还击过美国旗油轮,像Sea Isle City那次,船被打瞎了眼睛。导弹类型相似,岸基的HY-2,战果明显。但伊拉克的空射版C-601更灵活,射程覆盖大片海域。两国互相炸船,平民船员遭殃,死伤上百。 后续战争没马上停。1988年8月,两伊终于同意停火,联合国决议生效。八年打下来,双方死人上百万,经济崩盘。伊拉克欠一屁股债,石油出口中断。美国保持海湾存在,护航行动持续到停战。事件说明,大国干涉总为自家利益,中小国夹在中间难做人。萨达姆政权残暴,用化学武器和导弹滥杀,可最终没占便宜。战争胜负不光看武器,经济和技术底子才关键。中国导弹在冲突中露脸,证明技术输出影响全球格局。可也提醒大家,武器泛滥只会添乱。
1945年,硫磺岛战役中,一名日本士兵躲藏在岩洞里不断地向美军打冷枪,美军只闻其
【23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