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住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了,它现在就是在硬撑。苏联时期可以通过强大的国力确保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正常运转。但是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无力经营远东地区了,只不过它仍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极寒气候、冻土带、稀疏的人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得吓人,比如西伯利亚的油气田开发得在零下几十度干活,运输和勘探费用比其他国家高出好几倍。 除了跨西伯利亚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北部地区压根没几条像样的路,航空运输又贵又老旧,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这些年俄罗斯也试着砸钱修基础设施,比如2012年APEC峰会时把符拉迪沃斯托克整修了一番,还建了条东部西伯利亚-太平洋的输油管道,可这些工程要么资金跟不上,要么腐败吞了大头,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像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计划,喊了好多年,愣是因为预算超支被搁置,更别提现在联邦预算还得优先保障战争开支,远东的开发资金被一再压缩。 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资源确实是俄罗斯的命根子,油气、矿产、木材,占全国资源出口的大头,尤其是西伯利亚的油气,撑起了国家经济的半边天。 苏联时期靠着集中计划和巨额补贴,这些地区建起了不少重工业城市,人口也多得能支撑开采和生产,可苏联一解体,补贴没了,远东的经济直接崩盘,重工业产能掉了近九成。 现在虽然资源出口还在赚钱,但钱大多流进了莫斯科的口袋,地方上没分到多少,远东的GDP只占全国的5.6%,跟它占国土36%的比例完全不匹配,加上腐败和官僚低效,外资也不敢轻易进来,区域经济想靠自己站起来,难上加难。 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一路下滑,从1991年到现在少了大概20%,现在只有630万左右,平均每平方公里连一个人都不到。 年轻人嫌生活条件差,纷纷往俄罗斯西部跑,导致很多城镇都空了,政府想过招人过去,搞了些移民政策,可没像样的工作机会和基础设施,谁愿意去那苦寒之地定居? 远东跟中国边境线长达3600公里,人口比例却只有1:16,中国那边经济活跃,贸易来往频繁,俄罗斯的控制力自然就显得薄弱。 中国在远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了当地金属、煤炭、木材出口的大买家,还提供食品、服装和电子产品,2011年俄罗斯提出“向东转”政策,想借亚太国家的力量搞活远东经济,可实际效果远不如预期。 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油气领域,技术和高端制造业的合作几乎没啥进展,远东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中国,长期下去,俄罗斯的主权控制可能会被削弱。 莫斯科虽然设了远东发展部,砸钱搞投资计划,但心思大半还在欧洲和乌克兰那边,远东的治理资源根本不够用。 远东和西伯利亚曾经是大国荣耀的象征,可如今却让俄罗斯喘不过气,硬撑能撑多久?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俄罗斯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住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了,它现在就是在硬撑。苏联时期可以通过
修竹崽史册
2025-08-01 13:50:39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