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大妈在整理旧物时,翻出张1万元的人民币,她兴冲冲地拿着这张钱去鉴宝,专家顿时大吃一惊,一脸严肃地对她说:“这张钱现在得值400多万!” 前段时间,考古鉴宝栏目那是相当的火,甚至还有好几个节目,专门做这些。 2023年那会,北京的张大妈在自家老屋收拾东西。 房子久了,东西特别多,张大妈收拾半天突然发现可一个箱子。 她打开箱子翻了半天,最后在压箱底的蓝布包袱里发出了一张“壹萬圓”的纸币。 她看了半天笑了笑:“老太太还藏个假钱糊弄人!” 这张诞生于1948年河北石家庄印钞厂的特殊纸币,带着战火硝烟进入流通。 当时第一套人民币发行,面值万元仅用于大宗物资结算。 而纸币上的牧马图中,蒙古族牧民扬鞭的动作,承载着新中国平定物价的决心。 五年后币制改革,万元钞票在1955年后彻底不见了。 而张大妈的母亲是在供销社做会计时,在作废的账册里发现了这张纸片,就随意的把它当书签。 没想到,这一夹就是七十载。 张大妈发现这个纸片后,权当做纪念了,那会的她一直认为这是个假币,是糊弄人的! 直到,最近几年鉴宝节目越来越火,大家都在看。 这个时候张大妈才想起来那张母亲留下的纸币,万一是真的呢? 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鉴宝节目。 当她把纸币交给专家之后,专家用显微镜头扫过纸面,仔细观察后,发现水印里的五角星透出绸缎光晕,罗马柱底纹清晰可见,油墨在荧光灯下泛出特殊的橄榄绿色。 鉴定结果是,“第一套人民币牧马图纸币,存世不足十张,保守估价四百万!” 这一刻,张大妈惊得腿都直发软,因为她压根没想到是真的,更没想到会值这么多钱。 节目结束不久后,众多身收藏家挤上前递给张大妈名片。 而一旁的博物馆研究员也紧跟着亮出捐献倡议书。 争论像沸水浇进油锅炸开:“私人藏匿加速氧化!”“文物就该全民共享!”“见钱眼开的守财奴!” 这个时候的张大妈被逼到墙角,怀里那张轻飘飘的纸片变得千斤重。 因为,这个时候儿子刚做生意失败,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这钱她本想替儿子还债,但又想起母亲弥留时轻抚包袱的样子。 她突然举着纸币伸向镜头:“瞧见没?这儿的老鼠齿印,是我七岁偷拿它包酸梅糖,被老太太逮住捶出来的!” 那一刻,全场瞬时阒寂。 因为这张纸币,对她有着别样的意义。 牧马图纸币最终回到樟木箱蓝包袱里。 大妈给包袱加套了真空袋,旁边搁着泛黄的账本,那是母亲替合作社理账三十年的见证。 故宫文保专家上门看过直叹气,破例送来恒温恒湿保存箱。 如今箱子搁在五斗柜顶,儿子每周带孙女来看。 小女孩踩着板凳够箱子,奶声奶气背奶奶教的话:“这是老姥姥留的马儿,跑过三代人啦。” 那些咬定该送博物馆的人不会懂,有些历史的重量不在聚光灯下金丝绒上,而在胡同饭桌的茴香馅蒸腾的热气里,在豁了角的纸片上老鼠啃过的齿痕里。 四百万的评估数字终会随通胀烟消云散,可嵌在寻常百姓家的民族金融记忆,远比保险柜里的珍藏更有体温。 主要信源:(光明数字报——人民币七十年的发行历程)
2023年,北京大妈在整理旧物时,翻出张1万元的人民币,她兴冲冲地拿着这张钱去鉴
炎左吖吖
2025-08-01 11:38: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