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地盘上,中国翻出35年前那本“旧账”,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当年支持你统一,如

兰亭说事 2025-08-01 10:16:36

在德国地盘上,中国翻出35年前那本“旧账”,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当年支持你统一,如今你也该坚定支持中国统一。 1990 年两德统一的时候,中国可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大国。那时候西方好多国家还在观望,中国就明确表态 “支持德国人民自主选择统一”,时任总理科尔都专门感谢中国 “展现了大国道义担当”。 这种支持可不是嘴上说说,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帮德国说了不少话,顶着压力为德国统一扫清障碍,成了当时少有的超越意识形态支持德国的国家。这事儿在德国政界可是有历史记录的,好多老政治家都记得中国当年的这份人情。 可现在 35 年过去了,中国在德国地盘上提起这段往事,背后是有实实在在的现实考量的。2025 年 7 月,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德国的时候,专门提到 “我们当年支持你统一,如今你也该坚定支持中国统一”,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因为最近这些年,德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越来越多。2024 年 9 月,德国 “巴登符腾堡” 号护卫舰带着补给舰硬闯台湾海峡,还说什么 “航行自由”,结果被中国东部战区全程盯着,最后灰溜溜地走了。同年 11 月,德国经济部的官员居然跑去台湾,见了民进党当局的人,还参观台积电,这明摆着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更过分的是,欧洲议会 2024 年 2 月通过的报告里,居然说 “中国与台湾互不隶属”,这直接就否定了一个中国原则,中国驻欧盟使团立刻发出 “最强烈谴责”。 中国为啥这时候翻旧账?看看中德之间的经济账就明白了。2024 年中德贸易额是 2018.8 亿美元,德国每 50 个工人里就有 1 个靠中德贸易吃饭。像宝马、大众这些德国车企,30% 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要是得罪了中国,饭碗可就不保了。更关键的是稀土,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军工生产都离不开稀土,中国掌握着全球 60% 的稀土加工能力。2025 年王毅访德的时候,直接甩出 “稀土快速通道” 的合作方案,宝马、大众这些企业马上就拿到了稳定的供应链,这既是示好也是警告:要是在台湾问题上不听话,稀土供应可就悬了。 德国自己心里也清楚,在台湾问题上玩火代价太大。2025 年 7 月王毅跟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会谈的时候,德国当场就重申 “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既是还历史人情,也是怕国际信誉崩塌。毕竟德国当年统一的时候,中国可是二话不说就支持,现在要是在台湾问题上双标,等于自己打自己脸,否定自己统一的合法性。而且德国总理默茨在北约峰会上都不提中国,释放出战略自主的信号,说明德国也不想完全跟着美国走钢丝。 但德国国内也有一些杂音。2024 年 10 月,欧洲议会 “友台小组” 主席凯勒带着跨党派议员团窜访台湾,见了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还说要加强 “欧台合作”。这种事儿让中国很生气,驻德国使馆发言人直接质问:德国在冷战时尝过分裂的苦,中国当年支持你统一,现在你怎么能在涉及中国统一的问题上扮演负面角色呢?。其实德国政府心里也明白,真要跟中国闹翻了,经济上根本承受不起。就拿 2024 年来说,中德贸易额虽然比前几年降了点,但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化工原料还是占很大比重,要是中国来个贸易反制,德国的汽车、机械这些支柱产业马上就得受冲击。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中国的立场站得稳稳的。1943 年《开罗宣言》、1945 年《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说了台湾是中国的,1971 年联大第 2758 号决议也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德国 1972 年跟中国建交的时候,白纸黑字承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现在要是违背承诺,就是违反国际法,在国际上可没法立足。中国驻德国使馆发言人说得很直白: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德国最不应该也最没理由在这里面搅和。 说白了,中国翻旧账不是为了算老账,而是要让德国明白,支持统一是国际道义,也是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德国要是想在经济上继续跟中国合作,就得在政治上守规矩。就像王毅说的,中德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得 “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要是德国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那中德关系的 “压舱石” 可就不稳当了。德国那些企业界的人心里最清楚,2024 年大众、宝马在中国的销量虽然受点影响,但还是占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要是中国市场一翻脸,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所以德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其实是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压力之间走钢丝,而中国手里的历史牌和经济牌,就是让德国保持清醒的关键。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