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成绩接近满分,却被清华北大拒收,转身步入北京石油学院,六年后,为中国石油奋

梦里水乡谣轻 2025-08-01 09:28:12

他高考成绩接近满分,却被清华北大拒收,转身步入北京石油学院,六年后,为中国石油奋斗,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就让中国石油技术走到国际前沿,而那一年他才26岁,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在中国,提起石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王德民。 德民的父亲王世贵,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副院长,母亲文安清则是一位来自瑞士的姑娘,这对在美国留学时相识的伴侣,冲破了那个年代的重重阻爱,最终在中国安家。 得益于母亲的启蒙,王德民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对绘画也颇有兴趣。 然而,这份特殊的出身也成了他童年的枷锁,一张偏向欧洲人的面孔,让他在同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为了缓解心理的孤独,书本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进入中学,王德民在学习上的天赋彻底显露,他的数理化成绩一骑绝尘,高中三年,他的成绩从未掉出过全班前三。 1955年高考,王德民考出了近乎满分的成绩,他信心满满的准备步入北大或清华,谁知,命运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这两所顶尖学府,竟都以他混血身份可能引发“麻烦”为由,将他拒之门外。 面对这样的打击,王德民没有沉溺于抱怨,他平静地选择了北京石油学院,大学五年,王德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他的课堂笔记工整得像印刷品,实验课上,他非要把每台设备都摸透才罢休,最终,他以每门功课都满分的成绩毕业,成了全校的传奇。 毕业时,学校希望他留校任教,家人也劝他在北京找份安稳工作。 可王德民早就立下誓言,要去为国家“摘掉贫油的帽子”,他拒绝了所有人的好意,毅然背起行囊,奔赴了当时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的大庆油田。 刚到大庆,住的是四面漏风的牛棚,吃的是难以下咽的窝窝头,冬天是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德民却毫不在意,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头扎进了油井数据里。 他很快发现,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油井压力计算公式,套在大庆油田身上误差极大,严重影响了开采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硬着头皮自学俄语,没日没夜地啃苏联的技术资料。 1961年初,他开始了长达一百天的攻坚,草稿纸堆了半张桌子高,常常为了一个数据通宵不眠,最终,他成功推导出了一个全新的计算公式松辽法”。 这个新方法的精准度是“赫诺法”的两倍,直接让大庆油田的采油率大幅提升,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这一年,王德民才24岁。 可他并未就此停步,油田开发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王德民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敌人,70年代,他琢磨出“限流压裂法”,成功开采出过去被认为没有价值的薄油层,硬生生为大庆油田增加了7亿吨地质储量,相当于发现了一个新的大油田。 到了2005年,他研发的“泡沫复合驱”技术更是将采收率提高到了惊人的70%,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凭借这些功绩,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大庆油田的总工程师、副局长,并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即使2000年退休后,王德民院士依然没有闲下来,他受聘于东北石油大学,继续培养下一代石油人才,课堂上的板书一写就是满满一黑板。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梦里水乡谣轻

梦里水乡谣轻

梦里水乡谣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