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大妈花139元在网上买了45根雪糕,可下单后,她发现自家冰箱没地方放,

小霜伴读 2025-07-31 14:17:44

浙江嘉兴,大妈花139元在网上买了45根雪糕,可下单后,她发现自家冰箱没地方放,于是申请了退款。谁知,第二天雪糕竟送上门来,大妈果断拒收。万万没想到,退回后雪糕全都化了,商家以报废为由拒绝退款!大妈“赔了夫人又折兵”! 浙江嘉兴的李阿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网购了几十根雪糕,最后竟落得个"钱货两空"的结局。 原本以为申请退款就万事大吉,谁知商家照常发货,而她一拒收,雪糕在退回途中全化了,商家直接以"报废"为由拒绝退款。 这下可好,冰箱没腾出地方,钱也打了水漂,李阿姨气得直跺脚:"这不是欺负人吗?"可当商家甩出商品详情页的条款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从一开始就踩进了网购的"坑"里。 事情发生在7月中旬,李阿姨在刷手机时被某直播间的雪糕促销吸引,45支雪糕只要139元,主播还信誓旦旦地承诺"不合适随时退"。 李阿姨一听划算,立马下单。可付完款后,她打开冰箱一看,发现空间根本不够放这么多雪糕,于是赶紧申请退款。 她心想:"反正刚下单没多久,商家肯定还没发货,退款应该很快就能处理。"然而,她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冷冻食品的物流速度远比普通商品快得多。 实际上,李阿姨申请退款时,雪糕早已发出。订单记录显示,她在下午4点02分提交退款申请,而商家早在2点36分就已经揽件发货。 这个时间差成了整件事的转折点。第二天,快递员按计划送货上门,李阿姨接到电话时一脸懵:"我不是申请退款了吗?怎么还送来了?" 她二话不说直接拒收,以为这样就能顺利拿回钱。可她万万没想到,雪糕不是普通商品,一旦脱离冷链运输,很快就会融化变质。 几天后,物流信息更新显示"报废拒收",商家客服也明确表示:"冷冻商品不支持无理由拒收,货物已损坏,无法退款。" 李阿姨这才慌了神,翻出订单仔细一看,才发现商品详情页里确实有一行小字写着:"冰淇淋属于特殊商品,不支持拒收。" 可这时候后悔已经晚了,雪糕在退回途中全部化成水,商家自然不肯承担损失。 更让李阿姨窝火的是,平台还在不断提醒她"确认收货",而商家咬定"货已报废,不退钱",双方僵持不下。 她越想越气,觉得商家和主播在玩文字游戏:"直播间明明说'随时能退',可详情页又写'不支持拒收',这不是误导消费者吗?" 但商家也有自己的道理:"规则写得很清楚,主播不可能每句话都重复所有条款,消费者自己也得看清楚再下单。" 这起纠纷看似简单,却暴露了网购中的几个常见问题。首先,冷冻食品的退换规则特殊,生鲜、冷链商品通常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但很多消费者习惯性忽略详情页的提示,只听信主播的口头承诺。 其次,物流速度的加快让退款拦截变得更难,尤其是像雪糕这样的商品,商家为了确保品质,往往第一时间发货,消费者如果退款不够及时,很容易陷入"货已发出,退不了"的尴尬局面。 最后,拒收不等于自动退款,尤其是易损商品,拒收后若导致货物损坏,商家有权拒绝退款,消费者反而可能面临钱货两空的局面。 其实,这件事本可以避免。如果李阿姨在下单前仔细阅读商品规则,或者在申请退款时先查看物流状态,发现货物已发出后及时联系客服协商,而不是直接拒收,或许还能挽回损失。 而商家方面,虽然规则写明了,但如果能在直播间或订单确认页更醒目地提示"冷冻商品不支持无理由拒收",或许也能减少类似的纠纷。 目前,李阿姨仍在和商家协商,希望能拿回部分退款,但商家态度强硬,表示"按规定处理"。 有律师指出,类似案例中,如果商家确实在商品页面明确标注了退换规则,而消费者未仔细阅读,那么维权的难度较大。 不过,如果主播在推广时存在误导性宣传,消费者也可以向平台投诉,要求协调解决。 小双点评:这场"雪糕闹剧"给所有网购消费者提了个醒:下单前务必看清规则,尤其是生鲜、冷冻等特殊商品,退货政策往往和普通商品不同。 盲目相信"随时可退"而忽略细则,最后吃亏的可能是自己。 而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在营销话术和实际规则之间做好平衡,避免消费者误解,也是减少售后纠纷的关键。 毕竟,谁也不希望花139元买到的不是一箱雪糕,而是一个糟心的教训。

0 阅读:342

猜你喜欢

小霜伴读

小霜伴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