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美双方在瑞典举行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第三轮经贸正式会谈。恰在此前,从美国那边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28 22:49:26

今日,中美双方在瑞典举行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第三轮经贸正式会谈。恰在此前,从美国那边传来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等关税确定在15%,这一协议达成时间,恰似之前中美瑞士会谈前美英达成协议,而美国也与日本达成协议; 二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要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为中美瑞典会谈定调,指明要中国买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甚至要求中国不买伊朗和俄罗斯的,转而买美国的,可对中国最需要购买的芯片等关键产品,却并未放松限制。 美国这一连串动作,意图不难看透。接连与欧盟、日本、英国达成协议,明显是想在贸易领域形成一个协作圈子,给中国在会谈中增加谈判压力。毕竟欧盟、日本、英国都是全球重要市场,美国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中国出口产业面临的竞争很可能会更激烈。 比如制造业里的不少产品,过去凭借性价比在这些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如今美国与盟友达成协议后,可能会出现新的贸易门槛,中国产品进入这些市场的难度自然会上升。 再看贝森特的要求,更像是带着明显偏向的交易。美国农产品产量过剩,需要大市场消化,石油天然气也希望扩大出口份额,所以才会提出让中国增加采购。 但要求中国停止从伊朗、俄罗斯进口能源,转而选择美国,这不仅干涉了中国正常的能源贸易,还暗含着想削弱中国与这两个国家合作关系的意图。而在芯片等关键技术产品上持续设限,本质上是想卡住中国科技发展的脖子,维持自身在高端领域的优势。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显然不会被动应对。贸易层面,这些年一直在积极开拓多元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是重要方向,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既为中国产品找到了新出路,也降低了对美欧市场的依赖。 像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在电子、机械等领域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双方互相进口所需产品,形成了良性的合作循环。 外交上,中国始终坚持多边合作,在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平台上,积极推动建立更公平的国际规则,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打破可能存在的围堵。 比如与俄罗斯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项目既满足了各自需求,也增强了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 说到底,美国这种拉帮结派、单方面施压的做法,其实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长远来看对全球经济稳定也没好处。国际贸易的核心是互利共赢,靠限制和施压很难长久。中国一直保持开放姿态,愿意和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平等合作,但前提是尊重彼此利益。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