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发话了,“要维护球员尊严,否则严惩不贷!”别急着鼓掌,也别急着骂足协和国足——这事儿真不全是他们的锅。真正让联赛烂到根子里的,可能是你和我,是每一个嘴上喊着“再也不看了”却年年续费会员、场场抢票的人。 7月18日天津水滴,韦世豪刚拿球,看台上扩音器就对着他父母来了段“高音炮”,句句带妈。韦世豪冲过去理论,一张黄牌;骂人的球迷呢?散场时拍拍屁股走了。直到三天后,带头那位姜某某才被警方摁下,行政拘留7天,天津赛区空场1场,这是2025赛季第一次有球迷因为辱骂球员被拘。可往前翻,从2023年山东球迷挂横幅骂马宁,到2024年武磊足协杯德比被“问候”家人,再到今年王秋明在成都被全场齐骂,赛区、俱乐部、安保,全都选择性失明。制度早在2022年就白纸黑字——公安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加强全国足球比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第十三条写得明明白白:辱骂球员,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劝阻、劝离,严重的交公安处理。可文件落灰三年,直到韦世豪红了眼眶才想起翻出来。 为什么没人执行?因为骂声值钱。2024赛季中超场均上座率2万4千人,比去年涨了近两成,票房、周边、流媒体会员费,全靠情绪买单。赞助商更直接,某运动品牌一年砸3个亿,看中的就是骂战带来的流量。俱乐部心里门儿清:真把极端球迷全拉黑,空出来的座位谁来补?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第十三条”供起来当吉祥物。球员成了出气筒:郜林2015年扔鞋回击被骂,停赛5场,骂人的球迷啥事没有;王大雷今年在工体被围堵,赛区连个官方通报都懒得发。久而久之,球员学会了闭嘴,球迷习惯了越界,联赛成了大型情绪垃圾桶。 所以足协这次发狠话,不如说是被逼到悬崖边的自救。中足联7月20日凌晨发声明,措辞前所未有的重——“玷污足球文明”“破坏职业联赛秩序”,可底下评论区最高赞却是:“骂完罚酒三杯,下次还敢”。球迷不是不信,是太清楚自己的分量:只要他们还愿意掏钱,哪怕骂得再难听,俱乐部也不敢真翻脸。鲁能这次罕见站出来挺韦世豪,球迷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是算账——“当年韦世豪骂鲁能的时候你们咋不说话?” 看,连正义都要先翻翻旧账,这就是我们的足球生态:恩怨大过规则,情绪压倒尊严。 要破这个局,只有一条路:让骂声真的亏钱。天津这次空场1场,俱乐部损失门票收入约600万,安保公司被扣全年保证金,这才是触动利益的疼。如果每次辱骂都按这个标准罚,你看看台还敢不敢高音喇叭?如果球迷团体真被评级,辱骂一次就降级,取消助威物资,你看那些“铁杆”还骂不骂?可惜过去十年,我们一遍遍在“谴责—沉默—再谴责”里循环,直到韦世豪的眼泪、武磊妻子的微博、王秋明父亲的电话求情,才换来一次迟到7天的拘留。 别再问“国足为什么这么烂”了。当球员要在场上踢球、场下护家人,当俱乐部要靠骂声养青训,当我们一边骂一边买票,烂的不是技术,是人心。下次再张嘴之前,想想7月21日天津警方通报里那句话:“足球场非法外之地,辱骂他人必被究责。” 你可以选择继续骂,也可以选择让看台安静到能听见皮球撞网的声音——那才是足球该有的尊严。 对此怎么看?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 2025-07-21 《锐评丨中足联强烈谴责!看台上的辱骂声应该消音了》;天津日报 2025-07-23 《带头辱骂韦世豪球迷被拘7天!天津足协、涉事俱乐部集体发声》;央视体育 2025-07-22 《维护球员尊严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开出首张“空场”罚单》)
抵制国足赞助商还未结束,可能引发新一轮抵制国足风暴——拒绝观看国足比赛!前国脚
【130评论】【8点赞】
用户16xxx47
骂就还有人看,不骂那就彻底没人看了
白发三千丈
一个破足协哪里获得的严惩不贷的授权啊?!?!求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