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英国搅和,早在2022年的时候俄乌就已经和谈成功了。可惜泽连斯基听信了约翰逊的承诺,最终撕毁了协议,准备跟俄罗斯死磕。 2022年的时候,当时俄乌打了几个月,两边都有点撑不住了,确实坐到谈判桌前聊过,听说那会儿都快达成共识了,乌克兰保持中立,俄罗斯撤军,大家各让一步。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英国约翰逊跑过去跟泽连斯基嘀咕了几句,具体说啥咱不知道,但结果就是谈判黄了。 有人说,就是这几句话影响了谈判,我觉得有道理。 英国这么干也不是没原因,它跟俄罗斯向来不对付,要是俄乌停了,它在欧洲的存在感就弱了,借着支持乌克兰,既能恶心俄罗斯,又能拉近跟欧盟、美国的关系,还能卖卖自家武器,这算盘打得噼啪响。 泽连斯基当时可能也是被“必胜”的承诺冲昏了头,觉得有英国和西方撑腰,说不定能把失去的都拿回来,但是结果,只会让乌克兰陷入更深的深渊。 看看现在的乌克兰,日子不是一般的不好过,打了这么久,男人差不多都上战场了,地里的庄稼没人种,工厂也炸得差不多了,全靠西方援助活着,可这援助也不是白给的,欠的债以后咋还? 英国倒是还在使劲拱火,又是给坦克又是派教官,好像不把仗打到底不罢休。 我客观说句,泽连斯基当时的选择确实值得琢磨,作为总统,他肯定想保住国家利益,但决策不能光听别人的,英国离着战场十万八千里,当然希望打得越久越好,可乌克兰人是在自家土地上流血啊,要是当时能抓住和谈的机会,哪怕先停火喘口气,也不至于现在这么被动。 现在想回头谈,难度比2022年大多了,两边打红了眼,要价都高了不少,英国还在旁边敲边鼓,说什么“不能向俄罗斯妥协”,可日子是乌克兰人自己过的,炮弹再多,也填不上经济的窟窿,换不回老百姓的安稳日子。 泽连斯基要是当初能多掂量掂量自家的实力,少信点别人画的饼,说不定乌克兰现在能踏实不少。
如果不是英国搅和,早在2022年的时候俄乌就已经和谈成功了。可惜泽连斯基听信了约
元昊聊文化
2025-07-28 17:16: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