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计春华去福建旅游,他来到一个名胜古迹售票处,笑着对售票的大爷说:大爷,你好,我想进去景点参观一下,给我来张门票吧! 1991年夏天,福州林则徐古炮台景区的售票窗口前,站着个穿灰色短袖的男人。 他光头锃亮,脸上没眉毛,对着窗口里的白发大爷笑了笑,说要买张门票。 大爷抬头瞅了他一眼,手顿了顿才把票递出来,眼神里带着点说不清的戒备。 男人接过票,转身进了景区。 古炮台是清代的老建筑,石头墙被晒得发烫,他沿着石阶慢慢往上走,看那些锈迹斑斑的炮筒,偶尔停下来摸一摸墙上的刻字。 逛到山顶,他在一棵老槐树下坐下,旁边有几个小孩举着风车跑过,笑声脆生生的。 他看着孩子们,嘴角轻轻翘了起来。 这时候,售票大爷正好从山下上来,远远看见他对着孩子笑,心里咯噔一下。 觉得这人光头无眉的,盯着孩子看的样子有点吓人,赶紧摸出手机打了 110。 没过多久,两个便衣警察在下山的路上拦住了他,说要查身份证。 他摸了摸口袋,才发现身份证忘在酒店了,只能解释自己是来旅游的演员。 警察看他模样特别,没松口,还是把他带回了派出所。 到了所里,他坐在椅子上,反复说自己没干啥坏事,就是来玩的。 直到派出所的负责人回来,一进门就认出他了:“这不是《少林寺》里的‘秃鹰’吗?” 负责人赶紧跟他道歉,还派车把他送回景区。 他回去的时候,又碰见那个售票大爷,大爷低着头没说话,他倒笑着挥了挥手,才转身离开。 这人就是计春华,1961年,他出生在杭州的一个工人家庭。 八岁那年,被送进浙江武术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功,拳法刚猛,腿法凌厉,还拿过好几次省级比赛的奖,教练总说他是块好料子。 十七岁那年,他生了场病,得喝中药调理。 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他用铝制的锅煎药,高温一烧,中药和铝起了反应,没几天,头发眉毛全掉光了,头皮光溜溜的,再也没长出来。 这模样让他在外面总被人盯着看,走在街上,常有路人偷偷指他,武术队也待不下去了,只能退队回家。 1980年,《少林寺》剧组的人找上了他,只因为挑来挑去,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符合反派形象的。 而导演觉得他这光头无眉的样子,再加上一身武术功底,演反派秃鹰再合适不过。 1982年电影上映,他穿着黑袍,眼神冷得像冰,武打动作干净利落,一下子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反派明星。 之后他又演了《少林小子》《方世玉续集》,跟李连杰对打的时候,被连打十几拳都不吭声,导演担心他受不住,他说必须真打,观众才看得过瘾。 可生活里,这张脸带来的麻烦就没断过。 有次他在北京胡同里看见个老太太迷路,上去想指路,老太太一抬头看见他,吓得往墙根缩,手里的菜篮子都差点掉了。 还有回在菜市场,卖菜大妈给他称完菜,少收了三块钱,说看他长得“凶”,怕收多了他不高兴。 跟他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演员杜玉明。 杜玉明也是常演反派,有回在河北菜市场买菜,摊主看他光头带疤的样子,以为是通缉犯,直接喊人把他拦住,直到警察来了核实清楚,才知道是场误会。 杜玉明后来跟人说,这说明自己演得像,反倒成了件值得高兴的事。 计春华其实也这么想,虽然总被误会,但他从没抱怨过。 拍戏的时候,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三十多年体重一直保持在74公斤,每天都练武,从不偷懒。 2016年,他拿了中国动作电影贡献奖,站在台上,还是那副光头无眉的样子,笑着说谢谢大家。 2018年初,他查出来肺癌晚期,就算病重,也坚持把最后一部戏拍完了。 那年7月,他在杭州去世,才57岁,演艺圈好多朋友都去送了他最后一程。 现在再想起1991年福建那次事,其实就是因为大家看惯了他演的坏人,就把角色和他本人混在了一起。 可实际上,长相是爹妈给的,角色是工作需要,心里的善良才是最实在的。 就像计春华,演了一辈子坏人,生活里却总是笑着面对那些误会,用行动告诉别人,人不可貌相。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91年,计春华去福建旅游,他来到一个名胜古迹售票处,笑着对售票的大爷说:大爷
语蓉聊武器
2025-07-28 11:12: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