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个很绝的心态“不解释”。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得极好:“我已经没有兴
琉璃映水梦如烟
2025-07-27 09:52:30
人到中年,一个很绝的心态“不解释” 。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得极好:“我已经没有兴趣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好与坏我都不反驳”。
到了中年才明白,解释是这世上最无用的疲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他人眼中的你,不过是他们认知的倒影。”
就像一朵花不会向蜜蜂解释香味,一棵树不会向路人解释年轮,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把自己的根扎得更深。
你是什么样的人,自会吸引同频的善意,而那些急着下定义的眼光,不过是对方内心的投射。
日本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里写过:“我们终其一生,只需要完成两件事: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
中年人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看透后的节能模式。与其把能量浪费在纠正偏见上,不如用来浇灌自己的热爱。
毕竟懂你的人无需多言,嫌你的人千言嫌多。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年轻时总想磨平棱角活成圆润的鹅卵石,中年后才敢坦荡地当块粗砺的岩石。
有人嫌你尖锐?那正好替他划清了边界。
真正的成熟,是从“求认可”到“敢冒犯”的蜕变。要像沙漠里的仙人掌,把水分留给自己的花期。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