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在西安的的张学良。从这张照片看,当时已经34岁的张学良相貌平平,不是

风雨飘摇中 2025-07-25 23:04:13

1935年,在西安的的张学良。从这张照片看,当时已经34岁的张学良相貌平平,不是传说中的那个少帅,那个美男子。尤其是个子,看上去非常矮。但是穿着非常时尚,与现代人差不多。 西安的冬天总是冷得透骨,1936年年底的那几天,城里的风似乎比往年更紧些,夹着一种说不清的味道。街上行人不多,军人走得快,官员神色凝重,谁都感觉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一刻起会爆发。 事情的主角是张学良。 这个名字在当时的中国不算陌生,从“东北易帜”到“九一八事变”,从锦州退兵到入主西安,他一直在风口浪尖上走。 他年轻,有身份,有兵有地,可这回,他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把中国从内战里拉出来。 他没想当英雄,也没打算做历史的大人物,但他清楚一点,再这么打下去,等日本人把整个华北都拿下,中国就真没得救了。 他不是没劝过,从南京到洛阳,从蒋介石的书房到饭桌,他一遍遍劝,讲抗日的利害,说停止内战的必要。 每回话还没说完,就被蒋一句“剿共未完,抗日无从谈起”堵得死死的。 蒋介石的话冷得像石头,摆明了不打算转弯。他说:“你要抗日,等我死了你再去抗。”张学良听完这话,脸都白了。 他想不通,为啥不能一起扛起枪先打外敌。 他不只是对蒋说,也对着阎锡山说,对着钱大钧说,可谁都告诉他一句话:“别提了,没用。”张学良不信这个“没用”,他脾气倔,骨头也硬。蒋说话难听,他照样劝;蒋训他,他忍着听。 他甚至还在一次训话里听蒋说出“勾结共产党者也是汉奸”这种话,气得当场脸色都变了。 可他没翻脸,转身又坐飞机回西安,继续找办法。 可办法终归是想不出来了。 日军已经在绥远那边动手,东北老百姓还在逃荒,救国会七个请愿的文人也被蒋给抓了。 他气得直咬牙,说:“这和袁世凯、张宗昌有什么区别?”蒋怒得拍桌子,说他是“全中国唯一敢跟我这么说话的人”。 他们俩的关系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只是政见不同,而是彻底掰了。 事情就这么一步步逼到了临界点。 张学良不是轻易动枪的人,可他心里清楚,再拖一天,就是给日本送一寸土地。 他找杨虎城商量,俩人摊开地图,把华清池圈了出来。 那是蒋的驻地,也是计划起点。 他们说得不多,但都明白,如果这次不成,他们可能就再也没有说话的机会了。 张学良布置得很细,他吩咐手下:“只许活捉,不准伤人。”他不是起义,更不是谋反。 他只是想让蒋介石坐下来,听完一次完整的劝说。 他甚至提前安顿好行动队员的家人,把临潼和西安的兵力调来调去,就是不想引起流血。 他还说:“我要干什么,连我老婆也不会告诉她。”他怕消息泄漏,也怕这件事成了儿戏。 12月12日凌晨,风还是那样刮着,几路人马同时动手,冲进华清池。 蒋介石穿着睡衣跳了墙,跑进后山的岩洞躲了几小时,还是被找出来了。 他浑身是土,眼神里全是愤怒。 那一刻,他还不信张学良真敢动手。 可张学良已经下了决心,他见蒋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反您,只是要抗日。” 说是“捉蒋”,其实更像是一场政治哀求。 他请来了周恩来,也派飞机去延安,把共产党代表团接了过来。 他希望这件事能有个台面上的解决,最好是大家坐下来,一纸协议,停止内战,统一抗日。 共产党方面态度明朗,说只要国民党不再剿共,合作没问题。 周恩来说得很清楚:“现在杀蒋,只会让国家更乱。” 可问题就在这儿——蒋不愿签字。 他可以答应,可以口头保证,但就是不肯落笔。 他说自己人格担保,说自己会信守承诺。 张学良信了,不是因为他真觉得蒋会兑现,而是因为他知道,不能再赌了。如果逼太紧,蒋死在西安,国民党的大军会杀过来,西安血流成河。 几天后,宋子文来了,宋美龄也来了,戴笠更是早早插手。 一通斡旋下来,最终有了那六条决议:改组政府、释放政治犯、停止剿共、联合抗日等等。 字面上说得都好听,可蒋还是没签。 张学良那时候看上去已经筋疲力尽,他答应送蒋回南京,说自己愿意亲自陪送,向中央请罪。 临走前,他交代了一句:“我走后,东北军的事归于学忠,其他事听杨主任的,和周先生多联系。”像是在安排后事。 有人拉住他说:“别去,太危险。”他只是把手甩开,说了句“要送,就送到底”。 那天是圣诞节,西安的天终于放晴,飞机起飞时,地上站着一排送行人,没人说话,只看着那架灰色飞机飞远。 他走了,一走就是几十年。 他没再回过西安,也没再握过枪。 南京的蒋介石没有兑现全部承诺,抗战的确开始了,可张学良被软禁了。 最开始在宋家,后来搬到溪口的山寺,慢慢就成了“永远的囚徒”。 东北军也被拆散,调去各省整编,再也没恢复过元气。 杨虎城的结局更悲惨,抗战快结束时被蒋下令杀害,连家属都牵连进去了。 有人说,西安事变算不算成功? 张学良也许自己都不好说。他没改变蒋的性格,但他改变了历史的方向。抗战能成形,国共能短暂合作,这场“兵谏”是一把推动力。 他赌了一把,赌国家可以在危局中转个弯,虽然他自己就此被历史封存。

0 阅读:4
风雨飘摇中

风雨飘摇中

接纳所有的可能性,让生活充满未知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