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出口歼35A泡汤?印度媒体爆出一个猛料:中方要求十分苛刻 中巴关于J-35A的采购谈判陷入僵局,主要卡在"特殊安全条款",内容包括:所有维修必须在中国技术人员监督下进行,战机搭载计算机需植入不可破解的定位芯片,未经中国允许不得对机体进行任何改装。 巴基斯坦对 J-35A 的渴望是明摆着的。在 2025 年 5 月的印巴空战中,巴空军的歼 - 10CE 成功击落印度的 “阵风” 战斗机,让巴方对中国战机信心大增。 而且印度空军正谋求采购 F-35 或苏 - 57 等隐身战机,巴基斯坦若不在五代机领域有所动作,未来十年可能陷入技术代差。歼 - 35 作为唯一对外可行的隐身战机选项,其性价比和政治兼容性远优于 F-35 和苏 - 57。 但中国的这些条款,让巴基斯坦有些犯难。维修监督意味着巴方每一次战机维护都得有中国工程师盯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巴方的自主权。 定位芯片更是敏感,虽然中国说是为了防止技术泄露,但巴方难免会担心自己的军事行动被监控。至于改装限制,巴方可能想根据自身需求对战机进行调整,以适应复杂的作战环境,可这一限制让他们的想法难以实现。 从中国的角度看,这些条款并非无理取闹。歼 - 35A 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其隐身涂层、航电系统、发动机技术等都是核心机密。 中国必须确保这些技术不被泄露,尤其是在国际军售市场上,技术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此前,美国在出口 F-35 时也设置了类似的条款,比如要求使用美国的维护系统、限制数据共享等,中国此举也是在借鉴国际惯例,保护自身的技术优势。 不过,巴基斯坦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巴方希望在采购武器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此前,巴基斯坦采购歼 - 10CE 时,合同总价值约 15 亿美元,其中至少 12 亿美元是贷款,2031 年才能还清。 这次采购 J-35A,巴方可能又希望以优惠的价格拿下,但中国的条款让他们觉得在技术和主权上都受到了限制。 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巴基斯坦需要平衡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此时高调宣布购买中国五代机,恐引发美方进一步限制 F-16 维护支持或经济援助。 而中国则需评估出口行为对南亚战略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引发印度方面的不理性反应,导致南亚军备竞赛升级。 目前,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否认了 2026 年交付 J-35A 的传言,但并未否认采购意向,这种暧昧态度透露出谈判仍在进行。 中国方面则保持低调,既没有完全拒绝巴方的采购请求,也没有在条款上做出明显让步。 这场谈判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中巴两国的军事合作,也将影响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如果双方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中国的技术安全需求,又能给予巴基斯坦一定的自主权,那么 J-35A 很可能成为巴空军的 “隐身王牌”。 反之,若僵局持续,巴基斯坦可能会转向其他选项,而中国也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军售市场。 总之,中巴 J-35A 采购谈判的僵局,是技术安全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博弈。双方需要在互信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既能保护核心技术,又能满足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印度战机突然逼近巴基斯坦,结果自己先怂了?7月23日,印度空军在距巴基斯坦边境
【4评论】【9点赞】
六道轮回
可以把歼35A设计成歼10C+的作战性能(让巴破解也无所谓)的隐身战机
用户88xxx15
巴基斯坦转项?转去哪里?美国的F35?只有中国的歼35能满足他未来作战的需求。所以说中国有完全的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