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被我们拖垮了!” 2021年,印度3000家旅馆开始拒绝接待中国游

自在银河 2025-07-25 14:54:30

“中国要被我们拖垮了!”

2021年,印度3000家旅馆开始拒绝接待中国游客,本想给我们个“下马威”,结果自己先撑不住了。

中印边境那点事儿闹腾起来后,印度德里酒店和餐厅业主协会在2020年6月就发话了,说他们旗下3000多家酒店从此不接待中国人。

这协会主要管些预算型酒店和客栈,那些地方本来就面向低端市场,条件一般,安全和卫生也谈不上多好。

中国人出国玩儿,通常选中高端酒店,图个干净舒服,服务到位。

印度这决定一出,看似气势汹汹,想给中国来个下马威,但实际对中国游客影响小得很。

疫情一来,国际旅行几乎停摆,中国人去印度的更少。

那些酒店以为能打击中国经济,结果自己生意没变化,因为中国人本来就不爱去那些小旅馆。

印度旅游局数据也显示,中国游客对印度整体贡献有限,但各国都想拉拢这个大市场。

协会的禁令跟风反华情绪,边境冲突后,印度国内呼吁抵制中国货和服务,这协会就跳出来响应,声称支持政府立场。

禁令一实施,德里那些小酒店继续开门,但入住率低迷,本地人和少量其他游客勉强维持。

高端酒店没跟风,他们知道中国游客消费力强,不会自断财路。

中国游客即使少,也偏好连锁品牌,设施齐备。

印度这举动,表面上看是宣泄不满,实则暴露了旅游业依赖性。

全球旅游市场,中国人贡献大头,各国争相简化签证,拉动消费。

印度反其道而行,短期内自讨苦吃。

禁令持续几年,印度旅游业恢复慢,疫情加剧打击,2020年后入境游客锐减。

中国作为邻国,本该互利共赢,但这种排斥举动让双边交流受阻。

印度政府后来逐步调整,认识到旅游经济重要性。

数据显示,禁令前后,中国游客数量本就低,禁令后几乎为零,但印度整体旅游收入下滑明显。

协会那些酒店,本想借此显示爱国,结果生意冷清,业主们日子难过。

中国游客出境消费力强,印度错失机会,其他国家如泰国、越南捡了便宜。

印度旅游部门报告,中国游客人均消费高,对文化景点感兴趣,但安全和环境问题劝退不少人。

德里协会的决定,成了笑话一桩,本想拖垮中国,结果自己先扛不住。

几年过去,印度旅游业挣扎求生,认识到排斥无益。

2025年7月23日,印度宣布从7月24日起恢复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发放,这是5年来的首次,标志着转向。

印度大使馆在华发布通知,游客可在线申请,旨在重振旅游经济。

中印关系虽有波折,但旅游交流本是民间桥梁。

印度这步棋,承认当初禁令不智,旅游业需包容发展。

中国游客可能逐步增加,带动印度消费。

禁令事件教训深刻,盲目跟风害人害己,互利合作才是正道。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推动友好交流,印度调整,也算明智之举。

旅游业关乎民生,印度小酒店那些业主,当初冲动,如今面对现实。

全球格局下,中国出境游市场庞大,印度想分杯羹,就得放下成见。

数据显示,恢复签证后,预计中国游客会缓慢回升,但需时间修复信任。

印度旅游局推广文化遗产,吸引中国年轻人,但基础问题如治安、卫生仍需改善。

中国人出国讲究性价比,印度若不努力,游客还是会选其他地方。

协会代表3000多家酒店,主要在德里,影响有限,但象征意义大。

印度媒体报道,这禁令跟反华浪潮有关,边境冲突后,民众情绪高涨。

政府没正式支持,但也没制止。

高端酒店协会没参与,他们继续正常运营。

中国游客少,但对高端市场贡献稳定。

印度旅游数据,2017年中国游客25万,疫情前略增,但占比小。

禁令没打击中国,反倒让印度旅游形象受损。

各国经验显示,欢迎中国游客能拉动GDP。

印度后来反思,恢复签证是务实一步。

旅游合作能增进了解,化解误会。

中国一直开放大门,印度这回跟上节奏。

协会那些酒店,如今可能后悔,当初禁令没带来好处,只添麻烦。

旅游业链条长,酒店、餐饮、交通都受益。

中国游客回归,能刺激就业。

中国口吻下,这事儿说明合作共赢是主流,排斥自食苦果。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自在银河

自在银河

自在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