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是因为得道者多

笨笨的男孩 2025-07-25 14:50:34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是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话乍一听挺唬人,但结合现实一琢磨,全是经不起推敲的歪理,要弄明白小国为啥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还得从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说起。

先说个最近的事,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以军战机用的全是美式装备,连美国五角大楼都被拍到紧急加班,周边披萨店外卖订单激增。

可白宫却矢口否认参与,这种“既当又立”的操作,说白了就是让以色列当炮灰,美国躲在后面施压伊朗去核谈判。

结果伊朗直接硬刚,总统佩泽希齐扬放话:“以色列不停手,就别想和美国谈”。

更绝的是,特朗普刚警告“别打美国”,伊拉克驻有美军的塔吉营基地就遭无人机袭击,3架无人机被击落却没造成损失,至今没人认领。

这事透着诡异——白天袭击、零伤亡、无声明,活脱脱一场“表演秀”。

有人猜是以色列自导自演逼美国下场,也有人怀疑是美国故意制造借口介入,不管真相如何,都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要么被当枪使,要么被当靶子。

往深了说,美国能让小国“不敢得罪”,靠的是实实在在的霸权工具箱,军事威慑是最直接的手段。

2025年6月,伊朗宣布对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基地发动导弹袭击,特朗普却称伊朗提前通知了美方,美军早已撤离。

这种“精准打击+默契配合”的戏码,表面看是冲突,实则是美伊在试探底线。

对小国来说,美国在中东部署的4万驻军、航母战斗群和导弹防御系统,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菲律宾在南海的遭遇更典型:美国单方面在巴拉望岛建快艇基地,美其名曰“伙伴主导威慑”,实则是把菲律宾推到前线当炮灰,自己躲在后面收割战略利益。

经济制裁是更阴的招,美国对津巴布韦的制裁持续了23年,从个人制裁到金融封锁,无所不用其极。

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呼吁取消,美国却以“民主”“人权”为借口拒不松手,导致津巴布韦经济崩溃、民生凋敝。

对古巴的封锁更狠,从1962年持续至今,甚至立法禁止第三国与古巴贸易,妄图从经济上扼杀这个社会主义国家。

小国一旦忤逆美国,立刻会被列入制裁黑名单,失去国际金融市场准入资格,连基本的国际贸易都无法开展,这种“断粮式”打压,让许多小国不得不低头。

舆论操控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在“阿拉伯之春”中,美国通过扶持反政府组织、资助“白头盔”等伪NGO,制造虚假信息煽动民众抗议,最终推翻多国政权。

更绝的是,美国媒体总能把侵略包装成“民主输出”,把屠杀美化成“人道主义干预”。

2025年以色列袭击伊朗期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突然爆出“伊朗计划暗杀特朗普”的消息。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以色列在拱火,但美国舆论场瞬间被带偏,特朗普的态度也从“不介入”变成“有可能介入”,小国的媒体话语权本就薄弱,在这种信息战中毫无还手之力。

反观中国,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中国与瑙鲁复交仅两个月,就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协议,帮瑙鲁建光伏发电站,解决全国用电问题。

与洪都拉斯建交不到半年,就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洪都拉斯咖啡、果酒通过进博会走进中国市场。

中国从不附加政治条件,也不干涉内政,这种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让越来越多小国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但现实很残酷:美国的航母还在南海游弋,美元霸权仍主导全球贸易,小国在安全和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变。

那位美籍华人的“得道多助”论,本质上是把霸权逻辑美化成道德高地。

真正的“得道”,是尊重各国主权平等,是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

美国的“多助”,不过是用武力、经济、舆论编织的牢笼;中国的“寡助”,恰恰是不搞拉帮结派、不搞阵营对抗的磊落。

随着中国影响力上升,越来越多小国开始“向东看”,但彻底打破霸权秩序,还需要时间和实力的积累。

在这个过程中,小国的选择或许无奈,但历史终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得道者”。

0 阅读:0
笨笨的男孩

笨笨的男孩

笨笨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