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 现在欧美政坛,有大量的印度裔,而且印度裔还一直抱团。 印度裔在欧美政坛和硅谷的崛起,让很多人感到不安。就拿美国来说,“萨莫萨党团”这个由印度裔议员组成的小团体,最近一直在推动取消对印度购买俄制武器的制裁,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个别议员的行动,但背后反映的是印度裔在政治上的抱团和影响力。 要知道,美国一直高举对俄制裁的大旗,印度却偷偷从俄罗斯买武器,这让美国很没面子,可印度裔议员们却不管这些,他们只想着为印度争取利益,甚至不惜打美国的脸,这种抱团现象在政坛上越来越明显,印度裔议员们互相支持,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再看看硅谷,印度裔高管简直成了“霸总”的代名词,微软、谷歌、IBM这些大公司的CEO都是印度裔,而且每三家硅谷初创公司就有一家是印度裔创办的。 这听起来挺厉害,但背后也有不少问题。 印度裔高管们喜欢拉帮结派,他们通过内推的方式把老乡、同学都招进公司,慢慢把整个团队变成“印度帮”,这种做法虽然让印度裔在硅谷站稳了脚跟,但也引起了其他族裔的不满,美国网民经常吐槽印度裔高管效率低下,只关心短期业绩,不顾公司长期发展。 更过分的是,有些印度裔CEO还把美国的工作外包到印度,导致美国本土员工失业,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 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让欧美感到了威胁,印度在美俄之间玩平衡外交,既和美国合作,又和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这让欧美很不爽,特别是在对俄制裁的问题上,印度的态度让欧美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而印度裔在欧美政坛和商界的崛起,更是触动了当地人的利益,印度裔通过抱团和高效的政治游说,为印度争取了很多好处,这让欧美本土势力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蚀。 比如,印度裔议员推动取消对印度的制裁,这直接损害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印度裔高管在硅谷的垄断,也让其他族裔的人很难获得晋升机会。 再者印度的工作文化强调高强度和竞争,这与欧美的工作生活平衡理念格格不入。硅谷的印度裔高管们推行“火箭发射式”的工作节奏,员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六还要上班,这让很多美国人无法接受。 此外,印度裔的抱团现象也让欧美人觉得他们在搞“小团体”,破坏了职场的公平性。 不过,印度裔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他们有语言优势,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这让他们在欧美更容易沟通和融入,印度的教育体系也培养了大量STEM人才,这些人在欧美科技行业很吃香。 而且,印度裔非常重视家庭和社区,他们通过家族和校友网络互相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但话又说回来,印度裔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他们带来的问题,欧美反印度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这不仅仅是因为印度裔的崛起,更是因为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行为,印度一边享受着欧美的技术和投资,一边又和俄罗斯合作,这让欧美觉得印度不可信任。 此外,印度国内的一些问题,如人口爆炸、贫困和种姓制度,也让欧美对印度的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 总的来说,欧美反印度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裔的崛起只是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是欧美对印度崛起的担忧和不满。 要解决这个问题,印度需要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更加注重与欧美的合作;印度裔也应该改变抱团的做法,融入当地社会,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欧美反印度的情绪,实现共赢。
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
【114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