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一百万美元,世界各国纷纷嘲笑中国是冤大头,而赞比亚接下来的做法让全世界眼红中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9年的卢萨卡,空气中弥漫着铜矿粉尘和热带雨季的潮湿。中国代表团推开国防部会议室厚重的木门时,金属铰链发出刺耳的声响。 赞比亚国防部长卡松德面前的咖啡早已凉透,他指尖敲击桌面的节奏暴露了内心的焦灼。 那场蹊跷的大火不仅烧毁了档案室的合同原件,更在两国信任的纸张上烫出一个黑洞。 中国代表团团长葛步海摊开的文件在斑驳的日光下泛着微黄,墨迹清晰的阿拉伯数字像一队严阵以待的士兵,154万美元定金,816万美元尾款。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当时中国军工体系转型的阵痛,1978年刚把无偿援助调整为军贸出口,歼6对埃及的首单1.6亿美元成功在前,谁都没想到赞比亚会成为试水非洲市场的暗礁。 西方记者已经在伦敦报纸上画着漫画,把中国描绘成扛着战机的圣诞老人,免费给黑非洲送礼物的冤大头。 卡松德突然推开了面前的文件夹,铜制勋章在军装上叮当作响,他身后的地图标注着刚果和罗德西亚的军事威胁,这个内陆国家需要歼6守护铜矿运输线,就像需要氧气,但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的铜价暴跌,让赞比亚外汇储备缩水到不及中国一个沿海县城。 葛步海瞥见窗外排队买面包的市民,想起临行前外贸部的数据,赞比亚欠西方26亿美元债务,每年利息就吃掉全国三分之一的出口收入。 火灾后的第三个月,赞比亚《每日邮报》突然刊出国防部审计报告,显示同期其他军购合同完好无损。 这个细节被英国路透社放大成国际笑话,却鲜少有人注意到中国技术组正在赞比亚空军基地免费维修歼6的起落架。 北京来的电报要求"政治账优先于经济账",但军工企业的会计们盯着账本上相当于200吨黄金的816万美元,那是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千分之五。 转机出现在1983年穆伦加铜矿的爆破现场,中国工程师用改良炸药将矿石产量提升40%,赞比亚财政部当月就拨出50万美元军购还款。 卡翁达总统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人把还款期限刻在橡皮上,而西方人刻在花岗岩里。" 1991年赞比亚政权更迭时,新政府惊讶地发现中国使馆从未将歼6欠款列入债务清单,这种克制换来的是次年赞比亚空军参谋长亲自赴华,签下8架K8教练机的订单。 当年被烧毁合同的会议室里,如今挂着赞比亚飞行员在中国航展的合影,背景是涂有赞比亚国旗的运-12运输机。 那些曾经嘲笑中国的西方军火商,现在得在安哥拉竞标会上和单价便宜30%的中国枭龙战机血拼。 赞比亚商业银行2024年公布的汇率数据显示,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外汇交易17%。 在卢萨卡郊外的中赞经贸园区,当年参与歼6谈判的赞方翻译成了铜制品加工厂老板,他办公室墙上钉着泛黄的合同复印件,付款条件栏还留着葛步海用钢笔添加的备注:"如遇国际铜价低于1500美元/吨,还款自动顺延。 "这种弹性让赞比亚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仍能维持军购还款,而同期希腊早已对法国阵风战机订单违约三次。 卡翁达晚年常对非洲领导人说:"中国人教你用鱼竿,西方人只卖你炸鱼。" 当法国要求科特迪瓦用港口经营权抵债时,赞比亚正用铜矿收益在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农业无人机。 那12架歼6最终在2002年退役,其中一架被陈列在卢萨卡军事博物馆,解说牌上写着:"这是非洲天空的第一双中国翅膀。" 官方信源: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中赞建交60周年纪念画册》 赞比亚《每日邮报》电子档案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网《歼6外贸史》 新华社非洲分社《中赞经贸合作白皮书》
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
猫猫背茹茹
2025-07-24 17:02: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