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中国造船厂今年接到的订单量突然少了将近七成

物规硬核 2025-07-23 14:03:44

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中国造船厂今年接到的订单量突然少了将近七成,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5%掉到了56%,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给中国造的船"加价"了。   特朗普政府搞的这个"坑位费",说白了就是让中国船更贵,日本几家大航运公司一看这情况,干脆暂停了新船订购,这就像去菜市场发现常买的猪肉涨价了,主妇们转头就去买牛肉了,韩国造船厂正好捡了个便宜,特别是他们擅长造的LNG船,现在成了抢手货。   有意思的是,这次受影响的都是高端船型,就像手机市场里,被加关税的不是千元机,反而是最新款的折叠屏手机,韩国现代重工的老板最近还得意地说:"我们现在要当造船界的奢侈品"。   三年前韩国造船业还面临订单短缺的困境,如今却实现逆势增长,关键在于采取了三大措施:他们提前投入研发低碳环保船型,类似汽车厂商抢先布局电动车赛道,通过优化造船工艺流程将工期压缩了20%,同时实施差异化付款方案,对欧美客户采取高价策略,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分期付款等灵活支付方式。   中国造船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措施:与巴西矿商签订协议,允许对方用铁矿石抵扣部分船舶款项,在青岛投建智能化船厂,通过AI技术优化材料使用效率,同时拓展旧船改造业务,为老旧船舶加装节能设备以降低运营成本。   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不是比谁造船快,而是比谁更懂客户难处,很多船公司不是不想买新船,是银行贷款利息太高买不起,所以中国专门推出了造船贷款优惠。   行业变动引发连锁反应:上海部分造船材料店已停业,韩国钢材价格在两个月内上涨40%,同时由于新船数量减少,海运运费反而出现上涨。   有趣的是,现在下单的反而是希腊、挪威这些"老船王"家族,就像炒股高手总在股市低迷时抄底,这些航运世家觉得现在买船反而划算。   这次中国造船业遇到的困难,表面看是美国加税造成的,实际上暴露的是整个行业的深层问题,就像一个人感冒发烧,温度计显示38度只是症状,关键要找到病因。   韩国企业的逆袭给我们提了个醒:光会造便宜船不行了,现在要比谁的技术更先进、服务更贴心,就像手机市场,山寨机早就没出路了,得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中国造船业仍具备三大优势:全球5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完整产业链短期内难以被复制,且技术创新保持较快速度,当前可重点突破环保船型领域,借全球碳中和趋势将绿色船舶打造成新增长点。 在金融支持方面,针对船东资金需求提供配套贷款服务,同时需注重品牌塑造,借鉴特斯拉模式培育明星船型,通过标杆产品提升行业影响力。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历史告诉我们,贸易战从来不会真正打败一个行业,关键看自己能不能在压力下转型升级,造船业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木船到铁船,从帆船到轮船,每次技术革命都会重新洗牌,现在,就看谁能率先造出下一代智能船舶了。

0 阅读:8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