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需完全保留,后续内容请使用近义词进行改写,整体框架保持原结构,采用日常口语表达方式呈现,确保行文逻辑顺畅,避免冗余表述和总结性语句,最终结尾处务必添加「感谢观看」作为收尾。
拒绝特朗普,伊朗找上另三国,联合军演拉开大幕,中东还有一战?
伊朗最近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打算跟英国、法国、德国展开核问题讨论,但就是没把美国算进去。
7月25日这次会议,表面上看是给美国难堪,其实可能是在为美伊之间重新沟通铺路。
现在伊朗有两个主要诉求:一是希望美国控制以色列的军事动作,二是坚持自己继续发展铀浓缩技术。
这两个点都直接碰到了美国的底线,要是直接谈,很难有进展。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发布会上确认了这次会谈的安排,但也说这不代表放弃跟美国对话的可能。
德黑兰这边显然是想通过欧洲三个国家的调解,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英法德这三个国家之前已经明确说过,如果伊朗再不回来谈,他们就会重新开始对伊朗实施制裁。
面对这种压力,伊朗选择先跟这三个国家接触,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谈判空间。
同时,伊朗也在加强跟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拉里贾尼最近去了莫斯科,双方就地区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次访问的时间点挺有意思,刚好是在伊朗核问题再次升温的时候。
更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和俄罗斯刚刚搞了一次海上联合军演,地点选在了地缘政治敏感区域,两国军舰的出现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伊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演习期间,伊朗展示了升级后的防空系统。
去年10月以色列空袭伊朗导弹工厂后,伊朗的防空体系暴露出明显漏洞,这次升级很可能用到了俄罗斯的技术,特别是大家关注的S—300导弹系统。
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不是偶然,两国都受到美国的制裁,在能源出口、军事技术等方面有不少共同利益。
如果特朗普政府重新掌权,对俄伊两国施压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以色列这边的动作也值得关注,内塔尼亚胡因为食物中毒住院,贪腐案听证会又推迟了,加上法院要进入暑期休庭,他至少能获得40天的政治缓冲期。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可能是难得的行动机会,历史上每当他遇到国内压力时,往往会用外部军事行动来转移注意力,而现在的伊朗核问题正好给了他一个借口。
特朗普政府的方向也在悄悄变化,8月份开始的新一轮关税实施后,白宫可能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回中东事务。
特朗普之前多次表示要解决伊朗问题,这种表态不能忽视。
目前局势的关键时间点是8月底,英法德给伊朗设定的制裁恢复期限就在这个时候,如果谈判没有实质进展,制裁措施就会自动启动。
伊朗国内对核谈判也有不同声音,温和派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缓解制裁压力,改善经济状况。
强硬派则坚持认为应该维护自己的核技术权利,不向西方让步。
哈梅内伊作为最高精神领袖,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关键,他最近的公开讲话显示,伊朗愿意在不影响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谈判,但绝不会放弃自主研发核技术的权利。
欧洲这三个国家在这场博弈中扮演着微妙的角色,它们既要维持与美国的关系,又不想看到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
通过主导这次谈判,欧洲试图重新确立自己在中东事务中的影响力。
伊朗的经济状况也在影响它的外交选择,长期制裁已经严重冲击了国内经济,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政府急需通过外交突破来缓解内部压力,恢复石油出口。
7月25日的会谈能否取得进展还不确定,伊朗方面强调会谈的前提是尊重其合法权利,而欧洲三国则坚持必须限制伊朗的核活动规模。
如果这次谈判失败,中东局势可能会迅速恶化,以色列已经多次暗示可能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而伊朗也在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军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