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评价过毛主席一句话,说的很对。他说: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7-23 01:35:41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评价过毛主席一句话,说的很对。他说: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恐吓、威胁对他没有用。   出处于60年代,记录在《毛泽东两访莫斯科》一书中,书中写到,当年抗美援朝时,美国扬言要动用原子弹“教训”中国,但毛主席后来公开发表讲话说:美国的原子弹不过是纸老虎,一捅就破。   当时就连苏联领导人都很诧异,为什么毛泽东如此笃定艾森豪威尔绝不会发动核战争。后来艾森豪威尔听到这句话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他还说了一句,他说:毛泽东似乎很明白,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飞出去之后!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因为核武器不是用来欺负别人,而且用来保卫自己。艾森豪威尔觉得毛主席身上有三个特质。   第一,似乎很懂美国   毛主席一生与书为伴,阅读范围极为广泛,这对他理解世界,包括对美国的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青年时代起,毛主席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极度渴求。在东山小学堂时,他从表哥处借到《华盛顿传》等,反复研读,一些文章甚至能够背诵,并写下诸多批注。   在他的阅读历程中,有关美国的书籍占据了一定比重。他阅读过华盛顿、罗斯福、富兰克林等人的传记,从这些书中,他领略到了这些美国杰出人物的坚强意志、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这些书籍不仅为他打开了了解美国的一扇窗,更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美国社会、政治等多方面思考的种子。毛主席凭借着非凡的天赋和深入的思考,将从书本中获取的关于美国的知识进行内化。他深刻洞察美国的政治体制,明白其民主观念背后的实质,也了解美国社会思潮的涌动。这种深入的理解,让他在面对美国相关事务时,能够做出精准的判断。   即使在与外部世界接触有限的时期,他对美国的了解程度也常常令人惊叹。例如,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就曾感慨毛主席关于美国知识的渊博和丰富,她发现毛主席对美国的许多事,了解得甚至比她还多。这无疑得益于毛主席早年大量的阅读积累以及他卓越的思考能力,使得他对美国的行为模式、政治走向等了如指掌,在与美国相关的问题上,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认知与远见。    第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6日,在延安杨家岭,毛主席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当时的背景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但国民党随后撕毁协定,于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430万人,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仅127万人,且陆军装备差,还没有海军和空军。此外,国民党还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缺乏公开支持。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能否打败国民党的进攻心存疑虑。   毛主席指出,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真正强大的力量属于人民,而不是反动派。他通过列举俄国沙皇、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例子,说明反动派看似可怕,但实际上力量有限。当斯特朗问到如何看待美国使用原子弹时,毛主席坚定地回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抗美援朝时,美国也曾扬言要使用原子弹,毛主席依然不怕。   第三,毛主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气势   在处理边境事务时,毛主席始终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这种原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具体行动支撑的立场。当美国在东南亚不断扩大影响力,试图构建对新中国的包围圈时,毛主席通过外交声明和实际举措清晰传递出底线,任何试图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应。这种清晰的态度背后,是对国家主权的绝对捍卫,是历经无数磨难后凝聚起的民族意志。   美国决策者们渐渐发现,这位中国领导人从不按常理出牌。在他们以往的认知里,许多国家面对强大压力时往往会选择妥协,但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刚柔并济的姿态。谈判桌上可以平和对话,但涉及核心利益时寸步不让。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沟通,但绝不会放弃原则换取暂时的安宁。这种“柔中带刚”的气质,让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不得不反复权衡。   笔者认为,这种气势恰恰是源于与人民的紧密相连,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人民挥手,当他深入农村与农民交流,那种与土地、与人民融为一体的气场,让中国展现出上下一心的凝聚力。   所以,正是这种难以言说的气势,让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轻易越过红线!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