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昨天看了《长安的荔枝》,我感觉它是年度最佳影片之一。这里的最佳,倒不是说它各方面都是上乘,而是我觉得它拍出的感觉,很让人共情。基于这种观感,我主观上认为它是年度最佳之一。
马伯庸的原著《长安的荔枝》,书看了几页,没看完。雷佳音演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一集没看。所以,对于电影的各种情节与展现,除了基本的杨贵妃爱吃荔枝、杨国忠等人名,一无所知。基于此,我观影的第一瞬间就觉得它有两个点很触动我。一是职场霸凌。二是统治者昏庸的危害。当然,这也是我共情且愿意谈的地方。
一:职场霸凌。
李善德被任命为“荔枝使”,看似荣耀,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职场霸凌。当运送鲜荔枝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现时,上林署的同僚们心照不宣地缺席会议,最终在酒桌上假意劝酒,哄骗他在尚不知情时签下文书。当李善德需要三十名骑手时,却只被分配十人;所需预算被层层克扣,层层盘剥。……
看到这一幕幕,我有种特别浓烈的似曾相识感。单位里的老实人,后面没有大树可以撑腰,往往是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钱。评奖没有你,升职没有你,检查有你,别人不能干的活给你,出事了需要担责的是你。你越能干,往往越倒霉。这些年,我与好几个认识的TZ内基层人员聊过,他们是我的朋友、同学,很多人的遭遇给李善德非常像。他们给我说,以前有人给他们讲职场厚黑学的东西,他们往往不屑。我有一腔热情,我有满身的热血,我怕啥,我不需要。工作这些年后,与他们交流,听他们抱怨,感觉他们更想把这套运作的机制传递给值得交往的人。不管他们是在TZ内,还是TZ外。
二:统治者昏庸的危害。
贵妃一句轻描淡写的“想吃岭南鲜荔枝”,便化作一道吞噬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圣旨。圣旨背后,是帝国庞大机器冷酷的运转逻辑:为满足一人舌尖上短暂的甜味,不惜将无数李善德与沿途百姓卷入命运的绞盘。为了运回鲜荔枝,沿途驿站被榨干,百姓家园被毁,良田果林遭砍伐。女人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其背后是无数个百姓的哭泣。李善德虽侥幸完成任务,但早已身心俱残。
看到这一幕幕,我觉得影片很伟的地方,就在于它想表达很深的内涵,可碍于各种原因,只能点到为止。很欣喜的是,你看的时候,顺着思路,也能够领会出来。帝制下的个体,无数人的青春与生命,被无情地绑定在走向没落的战车上。看着它走向衰亡,却无可奈何。鉴于此,中晚唐出了那么多星光熠熠的描写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的诗人,算是另一种生态补偿吧。